第三章 铜墙铁壁(2 / 2)

这些年来,姜维的蜀军数次北伐,杨欣等人对姜维军中将领并不陌生,赵广以往的战绩细数来说,只能是乏善可陈,怎么突然间这么厉害了。

“邓侯,鲜卑人图有其表,果然不堪重用,属下不才,愿收秃发部将卒重新操演,为我大魏铸练雄壮之卒。”金城太守杨欣抱拳拱手,向邓艾说道。年前,邓艾被司马昭封为关内侯,并镇西将军,统率雍州西部、凉州一带魏军。

杨欣,弘农杨氏旁支出身。他镇守的金城,即后世的兰州,这里扼陇西之咽喉,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又是西海与雍凉联系的节点。

对于秃发鲜卑部落的精卒,杨欣早有耳闻,一直就想吞并,只不过实力上比不过邓艾,又兼有秃发树机能这等猛将在,现在树机能已死,杨欣心念一动,立马打起了小算盘。

“邓侯,秃发部失了首领,恐生内乱,我大魏当有所提防才是。”陇西太守牵弘一脸凝重,对杨欣的小心思不屑一顾。

牵弘的父亲牵招,出身辽西,是曹魏有数的文武全才,早年还与刘备有过交集,只不过后来,刘备南下往徐州发展,牵招则留在幽州。

到了曹彰击破乌桓之时,牵招归附曹操,先为参军,后来又出镇幽州,为曹魏稳定北方起到了重要作用。

邓艾年已六十有七,初为典农都尉学士,典农功曹,后为司马懿所赏识,征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又升任尚书郎。

与那些对曹魏心念不已的旧将相比,邓艾对司马家的感情更为深厚。这一次伐蜀,名为三路征讨,他这一路只是偏师,但邓艾并不这么认为。

兵贵神速。

西路魏军面前,只有赵广这一支孤军,消灭了赵广,两路魏军便可前后夹击,将姜维大军困死在孔函道上。

“秃发,秃发部落,不过河西——鲜卑的一支,翻,翻不起什么大浪,这些胡虏,留着也是浪费军粮,命令邓忠,速引兵士攻隘,违令者,斩!”邓艾豹眼一瞪,有些口吃的喝道。

杨欣,无能之辈。

牵弘,有谋无胆。

相比之下,邓艾更器重自己的儿子邓忠,用秃发部落的士卒充实魏军先登营,再辅以邓忠部的精锐攻打关隘,赵广再有能耐,又能挡得了几时。

杨欣闻言,与王颀交换了一下眼神,心有不甘退下,曹魏的大权,早在三年前就被司马氏完全控制,大将军司马昭已官拜相国,封为晋公。

同时,司马家族的子弟,封亭侯的有近百余人,曹奂虽然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成为了司马氏的傀儡。

邓忠得令,急攻石门,刘林率领蜀军利用有利的地势,与魏军殊死相斗,双方从午时战至黄昏方自罢休。

蜀军将卒伤亡三百余人,刘林身先士卒,率领父亲留下的寇氏部曲冲杀在前,多年征战之后,寇氏私兵总数不满五十,每阵亡一人,都让刘林心痛不已。

魏军的死伤人数接近六倍于蜀军,秃发部落的败兵被邓忠驱赶,死伤更是甚多,后续加入战团的邓忠本部人马折损也是不少。

刘林退下之后,马承率羌兵接上,赵广随即又领甲士奋击,魏蜀恶战连连,双方皆是死伤惨重,在坚守石门第六天之后,赵广率部退守到孔函道西端。

在这里,陈寿的辎重兵利用石灰岩作主料,生水泥伴着碎石经过二个日夜的风干,成为了新关隘的凝固剂,蜀军可以在此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