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有姜维(2 / 2)

众将一一退下。

赵广心中,疲惫之极。

战略层级和战术层级,思考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牙门将,也就是在局部战场上搏杀,不需要考虑太多。而现在,他不得不担当起蜀汉西路方面军主将的职责。

不过数千兵马的调动,就已让赵广应接不暇,这也让他对大将军姜维的运筹帷幄也是佩服不已,姜维实在不容易啊!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权逐渐为大将军姜维所掌控,史书记载他曾经数次引兵讨伐中原,使得蜀汉国力日渐衰落,直至最后亡国。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脱离实际情况的空谈,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姜维这个诸葛亮的接班人,其实并不是指定的,而是蜀国不得不的一种选择,独挡一面的大将魏延被杀之后,蜀军将领青黄不接,在蒋琬、费祎当权期间,姜维前几次北伐统率的兵力连一万人都不到。

五胜四平二败。

就姜维的总战绩来说,并无多少可指责的地方,当然二次大败让蜀军精锐的白毦兵、无当飞军遭受严重损失,这是姜维失策又无奈的地方。

二十年魏蜀征伐。

曹魏:吾有大将陈泰?

蜀汉:我有姜维。

曹魏:吾有上将郭淮?

蜀汉:我有姜维。

曹魏:吾有铁壁郝昭?

蜀汉:我还是姜维。

曹魏:吾有文武全才钟会?

蜀汉:我,我派出姜维。

曹魏:吾有老当益壮的邓艾?

蜀汉:我没其他人了,我依然是姜维。

曹魏:吾有大boss司马兄弟?

蜀汉:我有阿斗,算了,这个拿不出手,我还出姜维。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要是全胜,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更何况,还有黄皓、阎宇等小人,诸葛瞻、张绍等眼高手低之辈死拖后腿。

相比之下,诸葛亮因一本三国演义,被神化的无以复加,从这一世的见闻,加上后世的评价,赵广对丞相诸葛亮的治政能力是肯定的,但对其军事指挥能力却颇有微词。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汉一方还有魏延、赵云等大将,吴氏兄弟、马氏兄弟、向宠、张嶷、马忠等将领也是不弱,文官方面,李严、蒋琬等也是人材济济,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却怪罪到马谡身上,这实在让人费解。

知人善任。

是一个英明的领导的基本功。

用人用错了,根本原因不在于被用的人,而在使用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