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魏军内斗(2 / 2)

本该与姜维军主力碰上的诸葛绪军,象傻子一样被姜维调动,这着实不可思议,按说诸葛绪也不是战场新手,他曾经担任过泰山太守,参与了阻击东吴孙峻的北伐,在这场魏吴战事中,诸葛绪可是表现出色,将吴军杀得大败。

八月中旬,钟会的中路魏军从骆谷、斜谷兵进汉中,在带路党句安等降将的配合下,一路之上势如破竹。

在汉中一带,蜀汉的防御体系早已崩溃,魏延、王平御敌于谷口的策略在姜维避祸沓中之后,已被刘禅所弃。

原因无它。

耗费太大了,汉中河谷小地方,实在养不起驻守的蜀汉大军,诸葛瞻等人之所以反对姜维的北伐,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

作为蜀汉政权的既得利益者,文官群体,民生凋敞让他们深感无力,刘禅那边诸葛瞻等人没有办法,姜维这边扣押兵员、军粮、军械则要方便的多。

等到钟会军来袭时,在汉中一带布防的蜀军仅有一万人,根本不可能把所有谷口都给堵住,王含、柳隐、蒋斌等将领无奈之下,只能采取“敛兵聚谷”之策,先退守汉、乐二城自保。

钟会带兵进入汉中平原后,却根本不在这两座城上多做纠缠,他一面派李辅带一万人围住乐城的王含,派荀恺带一万人围住汉城的蒋斌,魏军主力部队直杀向阳安关!

速战速决!

蜀汉耗不起,曹魏其实也一样。

从关中到汉中,粮草的运输极为不便,时间一旦拖长,钟会的大军就会陷入到与曹操当年一样的困难。

进不得,退不得。

到时就是杨修说的鸡肋了!

在阳安关,钟会终于碰到了对手,守将傅佥乃是蜀军中的中坚将领,傅佥这个人是蜀汉后期难得的中坚将领,其父傅肜在追随刘备攻打东吴时阵亡,历史上傅佥也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我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傅佥临死大呼,酣战而亡,过程极为悲壮。傅氏父子两代都是忠勇之士,也为蜀汉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傅佥用兵极是稳重,在诸葛诞淮南起兵之时,姜维五伐中原,傅佥击杀魏将李鹏、活捉王真。七伐中原时,傅佥率二千投降魏军假作接应,引诱邓艾至坛山谷中,邓艾中计出击,被傅佥杀得大败。

要不是蜀汉实力太弱,傅佥实可担挡重任。

面对钟会十万大军进逼,傅佥一面向后方发出救援,一面率兵死守。钟会大军滞留于此数日不得寸进,历史上要不是武兴督蒋舒叛敌,傅佥还真有可能在阳安关完成以一部挡十万的壮举。

赵广这个变数的介入,使得魏军西路、中路均进展不顺,主持伐蜀的钟会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使得他的脾气越发暴躁。

被蜀军挡在阳安关,钟会心中不快,监军卫瓘的监视更让他恼怒,司马昭这是不放心呐!要是司马师在的时候,心意相通,哪里用得着派人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