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无毒不丈夫(2 / 2)

“经斥候探知,槐里之敌,为魏国前雍州刺史诸葛绪,所部人马约二千人不到,且多为从长安临时征募的郡兵,我军若是攻城,当攻之必下。”李球见黄崇有抢了自己参军职责的势头,自然不甘心被压过,连忙禀报道。

黄崇、李球,在这段时间渐渐成为参军司的话题人物,而一直以来跟着赵广的陈寿,则渐渐的淡出了参军司,转而负责行军记录的长史职务。

“末将也有建议,荀恺和李辅这两名降将,此次攻打槐里也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荀恺是司马家的虎子,若是我军持其在阵前,诸葛绪待罪之身,必不敢放箭射杀!魏军本就士气不高,再有顾虑,则我军胜算又多过几分。”牵弘也上前建言道。

同为降将,荀恺和李辅自然与牵弘要亲近几分,荀恺本来想着向牵弘打探赵广军中的消息,也好伺机脱身,却不想反而被牵弘顺便利用了下。

“君侯,单单一个荀恺恐怕还不能震慑住槐里之敌,不如将汉中一战中的扶风籍俘卒也一起列在阵前,要是诸葛绪下令射杀,那他就是关中人的仇敌。”诸葛尚见其他人都有好的意见,赶忙也跟着说道。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战场斗智斗勇,自然无所不用其极。

诸葛尚的这一建议,倒让赵广对他另眼相看起来,历史上诸葛瞻在绵竹关大战时,不听黄崇劝说,用兵极是愚腐,诸葛尚看来没有遗传到他父亲这一点,未来或许还有培养提高的可能性。

人有所长,亦有所短。

一个优秀的统帅,并不是事事都亲历亲为,而是让自己的部下寻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被超越,或超越他人,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这一种积极的变化,也正是赵广这支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

槐里。

邸阁内。

诸葛婉梳着一对圆髻、清瘦的脸庞上,一对大眼睛灵动有神,纤细的双手熟悉的上下翻动,为诸葛绪准备着解渴的茶汤。

七月的关中天气渐渐变的热了起来,诸葛绪的身体又因长期关押而受损,加上战事操劳,几欲病倒。

此次不得已出征,诸葛婉万般不放心阿爷诸葛绪的身体,决定陪同他一起到扶风,随同一起的,还有很不情愿离开长安的诸葛诠。

槐里虽然是右扶风的郡治,但在关中长期动荡之后,所谓的郡治也只是座小城罢了。哪里能和长安相比。

诸葛诠不愿意来,喜欢玄学好交际的他,最近在长安城中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如潘岳这样风度相貌俱佳的美男子,有苏绍这样才名初显的诗人,在宴会上高歌狂饮纵论时局,在诗会上吟诗作赋互诉真情,是诸葛诠最热衷的一件事。

诸葛婉却是非常想来。

除了照顾诸葛绪之外,她还存了一个小心思,那就是想近距离的瞧一瞧赵广是何许人也,竟然让长安那些魏国的大人物一个个谈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