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劳动改造(2 / 2)

辅兵要回家,可以,必须拿出足够的财帛来换取,不然的话,那就和其他俘卒一样参与劳动改造,用劳动换取自由的机会。

要是实在拿不出财帛,也可以让家人迁籍到扶风郡来,成为扶风根据地治下的人丁,土断、均田的政策到时和其他人一样。

——

九月上。

赵广首先来到武功的牵弘虎步营军中,主持分田分俘事宜。

当初在江油关时,为了说服牵弘的部下归顺,赵广承诺服役满三年放归,立下军功更可提前脱俘卒身份,现在经过实战的考验,这些原俘卒转化而来的蜀军将士用行动证明,他们已经归心,愿意为赵广效力,既然这样,那么及时兑现承诺,更能让赵广赢得军心。

杨方、苏唐这两个江油关时的魏军都伯,已经升任虎步营的军侯,这大半年来,虎步营作为军中主力,立功将士甚多,听到军功授田和分俘劳改的消息,虎步营上下欢声雷动。

从普通的平民到世家大族,立下军功是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扶风杨氏,我杨方就是这一脉的老祖宗,到时候族谱上这么一写,那真是风光得紧。”在虎步营军,笑的最灿烂的,是杨方这个糙汉。

在葭萌关、槐里城,杨方运气来了,三个叛军屯将、一个杂胡小首领的头颅,让他收获颇丰,这军功兑换的田地一分下来,杨方已经在幻想能换得几个田奴、又出产多少粮食了。

“老杨,你这田地有了,田奴也有五个,那让谁帮着管起来,想好没有?”苏唐看不惯杨方的得意劲,忍不住泼起冷水。

杨方脸上一僵,随即便着急了起来,他刚刚只顾着高兴,未想到这一层:“苏,呃,老苏,咱老兄弟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

苏唐嘿嘿一笑,道:“我苏某人早想好了,我祖籍就是扶风龙门人,苏氏坞堡可是这扶风最大的坞堡,到时我认祖归宗,凭我现在的职务和身份,苏家对我哪敢不敬,至于田地管事,那苏家可有的是。”

杨方听得一愣,这论祖籍的话,他老杨家祖上在陇西,况且,就算杨家先祖在扶风,也不如苏家那般有实力!

“我,我实在不行,就让婆娘、儿子都到扶风来,我就不信,跟着君侯,这样有田有奴的好日子还过不下去。”杨方咬了咬牙,发狠的说道。

在虎步军中,杨方的想法要占了大多数,毕竟象苏唐那样有祖宗可以依靠的,十个里面也找不到一个来。

随着土断、均田、劳改三项政策的推行,扶风郡的人口也逐渐的充盈起来,不止是原先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还有隐匿乡野的流民、如杨方妻儿这样的外来迁入者,还有不堪士族、豪族盘剥的私奴。

同时,赵广也采纳诸葛绪的建议,在扶风开始推广小麦的种植,与豆类作物相比,小麦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更高,其中九月份播种冬小麦正当其时,到了来年的三、四月份收割,扶风就能迎来粮仓丰足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