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统一战线(2 / 2)

——

扶风龙门,苏家坞堡。

一向喜欢吟诗作赋的苏绍最近没了心情,上个月,蜀将赵广居然在野战中击溃了胡骑,这让苏绍不由得大跌眼镜。

刘渊之名,在匈奴五部的后辈中,是头一块牌子,在长安的少年中,也是赫赫有名,并非浪得虚名之流。

擅长相面的崔懿之、公师彧说刘渊将来必成大器,那击败刘渊的赵广面相又会如何?苏绍一想到这,就不由得浮想连连起来。

汉失其鹿。

天下英雄共逐之。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快四十余年了,虽然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在旗号上还是“汉”,但关中的有识之士都知道,这不过是借用汉室的名望罢了,刘备的季汉,不是以前的那个大汉。

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

曹魏已经被司马氏纂权,按父亲苏愉的判断,用不了一年,魏国的名号就将不存,将来是什么,很有可能是晋这个国号。

苏氏将何去何从?如果是以前,那不用多考虑,肯定是跟着司马炎走,归晋就归晋,反正都一样。

但现在,赵广率军杀入关中,而且还连战连捷,苏家如果继续一根筋的跟着司马家,那近在眼前的赵广随时可能攻打坞堡,将苏家的老根全部平掉。

那样的话,他苏绍怎么面对老祖宗苏则、苏武?又到了家族未来决择的关口,苏绍只觉得压力千斤之重。

这个时候,他只期盼着父亲苏愉能够快些回来,但邺城与扶风,路途实在遥远,苏愉又是朝中官员,并不是想回就能回。

——

对包括苏氏在内的关中众坞堡观望的态度,赵广早就从诸葛绪那里得了大概情况,赵广随即决定对匈奴等异族的诸胡,要狠狠的打,打的他们不敢再呲牙咬人。

也正因此,蜀军才会在槐里城与诸胡面对面的打了一仗。

尊重,是一刀一枪战场上打出来的,不是坐在谈判桌前嘴巴上谈出来的。

就如后世的共和国,志愿军入朝作战为我们赢得了国际地位,中印战争的秋风扫落叶攻势,让阿三国耿耿于怀五十余年不敢放肆。

和平太久,也不是好事。

该打的时候,就得要打,不要怕牺牲。

坞堡与胡虏不同,以赵广现在的实力,将坞堡一一拔除并不现实,对这些生活在关中一带多年的士族、豪族,则要采取必要的拉拢政策,让这些逐步投靠到蜀汉的阵营中来。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逐步的消化吸收。

既打又拉。

发挥好统一战线的巨大作用,把朋友变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穿越前无聊看毛选的赵广,对伟人的这句话记得非常深刻。

在刘渊袭扰之时,赵广派出了张护雄的无当营,前出龙门对苏家坞堡进行监视,诸葛诠和黄崇也自告奋勇,前往游说苏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