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赵广全面动员(2 / 2)

汉军一拥而入。

上洛城中积累的辎重、粮秣众多,此时也为文鸯所获,不过,他并没有心思去清点这些东西,在稍稍的整顿好队伍后,文鸯又马不停蹄的向武关杀了过去。

羊祜麾下,参军徐胤此时正从谷城向武关进军,与文鸯的方向相对,从距离来讲,文鸯要比徐胤近一些,但从道路的难易程度来讲,徐胤可以从谷城沿丹水,坐船往武关,比文鸯靠两只脚走路又要快了甚多。

这种情况,有点像红军长征时,敌我两军在大渡河两岸齐头并进,就看谁能比对方更加坚持,看谁能抢先一步占领武关。

文鸯带头冲在汉军前阵,他的嗓子已经有点嘶哑,上洛到武关一路,晋军还有不少的围堵,这些围堵留守的晋卒不多,多者百余,少者只有十几人,但他们却能让汉军前进时一次次的受阻,纵算歼灭了守敌,时间也跟着失去了。

文鸯在中军按耐不住,后面寇林虎视耽耽,只等他受阻取而代之,这种被同僚盯着的危机感让文鸯不敢有丝毫保留。

一路之上,文鸯亲自上阵,带头冲锋,硬是凭着一身无敌的本领,闯过晋军十余道围堵,等看到武关关隘时,文鸯才始心情一松,将涌上嗓子眼的血腥之气给喷了出来。

“次骞,你已疲惫,武关不如由我部来攻取?”寇林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赶了上来,来到文鸯的身边说道。

文鸯瞪圆了眼珠子,朝寇林猛力的挥了挥手,嘶声道:“你休想,武关、谷城,都是我文鸯的,兄弟们,跟我上。”

说罢,文鸯鼓起余勇,带着颇有些疲惫的麾下将卒又杀了上去,这些从潼关跟着文鸯归汉的悍卒见主将如此生猛,也纷纷呐喊一声,向武关关隘上冲杀而上。

武关在战国秦楚之时,属两国边界,关城上驻有重兵,但在此时却是属于晋国腹地,晋军真正的防御重点是在上洛,等文鸯攻上来时,刚刚得到前方败报的晋军裨将匆忙之下,只能将收拢来的二百余士兵压了上去。

二百守卒,对于如狼似虎、战意炽烈的文鸯来说,解决只需一顿饭的功夫,而当汉军旌旗插上武关关隘最高处时,徐胤的队伍刚好转过武关以东的山口。

“汉旗,武关被汉军夺了?”从荆州增援而来的徐胤军将卒惊声叫喊起来。

对于新汉的称呼,上一级的将领一般按晋国的朝堂的说法,称伪汉、汉贼等等,普通的低级将校和士卒则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对于他们来说,敌方旗帜上写的是什么字,他们就念什么字,至于伪还是真,那是大人物的事情。

徐胤急急忙忙的弃船登岸,来到山道前端眺望过去,果然见隐在山峦之间的武关关城上,一面褚黄色的汉旗正迎风猎猎,不时还有叫喊的将卒声音传来。

怎么办?

是继续进攻,夺回武关?还是等一等,退守谷城,稳妥为上。

徐胤一时犹豫不决,这就是长期担任参军的后遗病,出谋划策,徐胤是一把好手,也能根据形势变化想出应对之策,但临到真让他拿主意决断了,徐胤却没有了担当的魄力。

有的人,适合当领兵主将,是因为他决断力出众。

有的人,适合当参谋助手,是因为他考虑问题全面。

无疑,徐胤是后一种人。

羊祜这一次,也实在是身边没人了,才把徐胤放了出来,想着锻炼一下他,看看有没有培养的可能,却不想徐胤运气不好,一出场就碰到了文鸯这头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