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两蛮王自投罗网(2 / 2)

不得不说,覃盘这脑子,比他姐夫巴单程要好不少,他这一转向,倒是出乎汉军堵截将士的意料,赵广也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上庸方向,未意料到覃盘会如此的狡猾。

在巴单程被文鸯一鞭砸死的同时,覃盘也是好不容易带着十余人逃到粉水边上,他正待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却突然听到有“嗖嗖嗖”弓弩刮机发射的声音。

“噗噗,噗!”弩矢及肉,闷响连连。

覃盘身上的帛衣甚是单薄,哪里挡得住劲弩近距离的疾射,只片刻间,覃盘的身上,已中了有七、八枝的箭矢,剧痛之下他的身体弯曲着倒下,最后仆到在了粉水浅滩上。

黑暗中,孟兴手持着机弩,小心翼翼的向覃盘倒地的方向靠了过来,在他身后,是一小队的汉卒,这些士卒紧紧的跟在孟兴的身后,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复仇后的快意。

“是覃氏部落,没有错,就是这些杂种?”一名汉卒用脚踢了喝覃盘的身体,将火把凑近了一点,忽然间眼睛一亮。

覃盘是部落的酋帅,头上戴的纹饰、颈间的纹身都和普通蛮兵不一样,为了显示身份,蛮族酋帅们也会把自己的脸部纹上象征意义的鸟兽图案。

比如这覃氏部落,图腾就是一种图额,据说是水中的一种不知名的生物,形状有点像蛙类。

“砍下首级,待向大将军禀报后,我们拿这些蛮夷的头,给死去的先人祭祀。”孟兴吩咐一声,命令手下的士卒收拾战场。

孟氏最早生活在荆州的宜都一带,在孟达为新城太守时,足有四千余部众跟着他迁移到新城、上庸一带。

这中间老老少少都有,这些人也是孟达最为可靠的部曲和私兵。孟达投魏之后,孟氏继续在新城一带生活,与这里的原住民通婚杂居,部族渐渐兴旺起来。

但这一过程随后因孟达复归蜀汉被杀而中断,申耽、申仪领七千余户投降司马懿,史书上只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而背后却是孟氏数千人被屠杀的惨状。

幸存下来跟随孟兴到达关中扶风的孟氏子弟,不到一百人,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亲人就死在了这次叛乱之中。

而覃氏、巴氏正是当初跟着申耽、申仪的蛮族附庸,只不过,申氏家族在投魏之后,司马懿也感到这个家族叛降不定,不好控制,遂强行将申氏迁到了宛城一带。

美名其曰异地安置,给你们找一块更合适耕种的土地,让你们申家将来大发展,而实际上就是严加看管起来。

自从迁到宛城之后,申家也在史书中消失不见。

文鸯斩杀巴单程,不出赵广的意料,孟兴把覃盘给歼灭了,倒是让赵广对这个孟达的儿子刮目相看,别看孟兴年纪有些大了,在心狠手辣方面倒是很有一手。

“孟兴,我这里还缺一个合适的讨虏校尉,你有没有信心,对付得了新城三郡的这些蛮夷?”赵广打量着忐忑不安中的孟兴,用诱惑的语气说道。

孟兴一听,脸上喜色渐起,连忙道:“大将军,末将,末将保证,从今往后,要是三郡的这些蛮夷起了乱子,你唯我是问?”

赵广满意的点了点头,孟兴这人心思活络,显然不是什么忠心之人,不过,这样的人要是用好了,也是一把好的利刃。

至少,在对付不听话的生蛮方面,与诸蛮有深仇的孟兴不会顾及杀人太多,或者灭族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名声。

早在孟达复降复叛之时,孟家的人就没有了名声。

孟兴的心中,现在只有仇恨。

等在三郡立下大功,孟兴还想跟着赵广到宛城去一趟,瞧一瞧申家还剩下什么人了,最好是申耽、申仪这些老小子都还健在,让他能够揪着他们老朽的头颅,问一问心中有没有愧疚。

一味的示好,并不能彻底的改变新城三郡混乱的局面。

以毒攻毒。

对付蛮夷、对付恶人,就要用恶人的招数。

在收拾了巴单程、覃盘之后,赵广重新将目光投向由心惊胆战的晋军将卒守卫的上庸城。

蛮兵或被杀,或被俘,或逃散,上庸城中的守卒由八千余众,猛降到了四千不到一点的兵力,人数少了将近一半。

王濬上半夜在徐氏的安抚下,疲惫的入睡,由于白天和晚上都太过操劳,他这一次睡的很死,直到李毅、何攀来报信巴单程、覃盘等蛮兵出城与汉军交战,他才披衣起床。

“使君,这,这蛮兵已败,我军兵微将寡,死守城池又无援兵,该如何是好?”何攀脸色发白,战战兢兢的说道。

李毅有新婚娇妻陪着,自然能入睡,而他这个单身汉,却是一夜未眠。

城外的汉营中,不时有蜀地的乡音传来,让何攀倍加思念家乡的父母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