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刘渊建汉国(2 / 2)

换句话说,没有被历史记录的,那一般都是政治婚姻,即便不是出于政治目的,也是为家族的兴盛而牺牲。

——

建隆四年的春天,就在勾心斗角中到来。

赵广没有心情去管司马炎搞的这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历数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王朝,如西晋这样中途纂位改朝换代的,一般开拓进取的锐气已失。

司马炎这个皇帝的能力充其量就是中等水平,晋国的大臣们的格局也是不够,像张华、裴秀、裴楷这样的自然不错,但贾充、荀勖这些人,只能归入到幸臣一类。

他们能想出来的招数,哪里上得了台面。

张华在长安留驻了一段时间,还和赵广见了一面,赵广对张华的品行、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个人也是晋国少数的能干之臣,可惜张华为人耿直,司马炎虽然用他,但又不将其大用。

如果有机会的话,赵广倒是想把张华给挖过来,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水滴石穿需要时间,也需要汉国在各方面展现出超过晋国的实力,展现出一统天下的势头,才能更好的吸引如张华这样的人才投奔。

汉建隆四年(公元269年),元月至三月。

就在赵广及新汉上下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的扩张之时,在并州刺史部,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潜伏了整整二年之后,终于渐渐暴露其争霸天下的野心。

刘宣的口才一流,资历又老,担任秘密会议的发起人,他对着匈奴诸部酋帅说道:“各位酋帅,以前,我们的大单于和汉朝的皇帝约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汉人建立的魏、晋又代替汉朝兴起,而我们的国家,匈奴却不复存在,我们的单于,更是从王侯慢慢下降到和平民差不多了,这很不公平。”

“现在,晋国、伪汉之间相互残杀,天下一片动荡,我们匈奴人建立国家、复兴祖业的时机到了。左贤王、大都督刘渊的姿貌、风仪和才能超人绝世,这是长生天在照顾我们,才生下了这样的伟人呐!”

刘宣喊出了“建立国家、复兴祖业”的口号,让匈奴各部酋帅们群情振奋,刘渊本来在匈奴五部中就甚有威望,在得到刘宣、呼延翼、呼延攸等匈奴贵族支持后,整合各部匈奴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在得知汉、晋再次反目之后,刘渊急遣刘宣、呼延翼来到洛阳,向杨骏、贾充、荀勖、王经等重臣游说,晋国与匈奴随后达成共同对付汉国的秘密协定。

晋国承认刘渊建立诸侯国,定国号为汉国,刘渊为汉王,匈奴汉国的国都暂定在晋阳,这里原先是太原王氏的地盘,在去年的时候,被刘渊派兵占领。

司马炎在利用刘禅、刘璿激化新汉内部矛盾的小计谋无效之后,也不再遮遮掩掩,匈奴人虽然是胡虏,但并不是当前晋国面临的最大威胁。

匈奴汉国成立之后,刘渊根据与晋国的约定,于三月间,匈奴各部齐齐出动,从并州北部的五原一带出兵,先是占领了鲜卑、铁弗人放弃的河套,然后再进攻新汉的上郡。

由北向南进攻。

这是草原游牧民族对付汉人一贯的套路,骑兵袭扰,多路并进,让汉人防不胜防。

汉胡之间的又一轮较量再起,刘渊这个胡人皇帝,很明显更加的隐忍,更加的决断,可比司马炎要难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