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程家三板斧(2 / 2)

程家这三招,一代又一代的传给子孙,用斧的本领也越发的精湛,等到了隋唐之时,程咬金用这三板斧大发神威,将一众二流对手打的苦不堪言,就连一流将领如果不及防备,也会被老程这三斧搞的分外狼狈。

唐彬不幸被程亥盯上。

手里只有佩剑的他,空有一身本领却在近战中施展不出来。

若是拉开距离,唐彬完全可以凭籍精准的射术,将这个额头险被射中的幸运汉将射杀,可是,唐彬现在却脱身不得。

“贼将,拿命来!”程亥大叫着,轮起花背开山斧朝着唐彬猛力劈下,正是第一招劈脑袋。

唐彬刚想举剑格挡,等举到中途却想起,这剑轻灵,如何经得起大斧的猛砸,可是,这时想要变招,已是不及。

无奈之下,唐彬只得仰面朝地上一躺,想要翻滚着拉开与程亥的距离,只要能拉开十余步,唐彬就能够找寻机会,一箭将这个凶悍的汉将射死在城楼上。

唐彬想的很好,但在翻滚之中,他的视线受阻,没有发现程亥早已跟在他的身后,程亥抬脚猛的一踩,将唐彬腿骨一下踩的粉碎。

唐彬凄厉痛呼,想要呼唤身边亲卒保护自己,但这时,原本跟着他的十余亲卒,早已淹没在了越来越多的汉军队伍中。

“嗵!”程亥一脚扫出,将唐彬踢得飞起,开花大斧第三招“掏耳朵”使将出来,将横飞中的唐彬给拦腰斩为两截。

血雨四溅。

将程亥淋了一个通透。

但他却咧开嘴巴,狂呼嘶嚎起来。

可怜唐彬一身文武全才的本领,本来也能在晋国慢慢升官,当上一郡之太守,但如今却轻信了司马炎的许诺,跑到函谷关与汉军交战而死。

唐彬既死,晋军更是四散,守关的四千余晋卒,被杀者约有千众,其余士卒有五百余逃亡到了稠桑原台地,剩下的则全当了俘虏。

汉军一鼓作气拿下函谷关,其过程看起来还算顺利,死伤的汉军将卒约在八百人左右,这个交换比对于进攻方来说,已经相当的不错。

赵广在听到薛季禀报,顺利拿下函谷关后,心情分外高兴,这一仗他没有亲临第一线,而是坐镇在旧函谷关,监视南崤道可能的来援之敌。

幸好,宜城方向的晋军行动很是迟缓,没有在第一时间增兵进来,也有可能守卫宜城的司马骏觉得,弘农有胡奋、刘弘两人守着,他在没有得到胡、刘二人求援之前,冒然出兵万一起了冲突,那就大不妙了。

不得不说,司马骏虽然算是司马家能统兵打仗的了,但他之前多半是那种挂个帅,然后躲在后方城池里面调度统筹,真正上战场打仗的机会少之又少。

没有实战的经验,司马骏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就会出现偏差,在前一次姜维兵进洛阳时,司马骏在宜城死守不出,结果差一点让姜维将洛阳给端了。

这一次函谷关之战,司马骏老毛病又犯,习惯了等待的他没有想明白,他这一等就让晋国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函谷关打响的时候,胡奋正在茅津渡口,紧张的盯牢了对岸不断演练渡河作战的王濬水军,手里缺少战船的胡奋,勉强将麾下的三千兵卒散布在渡口沿岸,并号令一旦发现敌船过河,立即点起烽火求援。

胡奋这一散开本来并不要紧,但当函谷关被汉军猛攻的消息传来时,胡奋赫然发现,他手头只剩下了不到五百的机动兵力。

这点将卒,到了函谷关能干什么?

胡奋凝望着对岸的点点火堆,心中大悔,他这是上了赵广和王濬声东击西的大当,要是兵力不分散的话,至少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函谷关驰援。

刘弘的三千盐兵倒是没有分散,但这些盐兵的斗志却十分的低落。

他们在渡河到南岸之后,有些人的家眷俱在解池,虽然晋国上下严禁与汉国那边来往,但只隔了一条河,盐兵们总会有联系的办法,在知晓了河东的留守盐兵立下大功,日子过得很不错时,刘弘的这些兵更战无斗志。

“还打什么打,早早的投降了,早过上好日子。”最底层的盐兵心中,早已存了这个念头,若不是晋军军纪甚严,他们甚至还想干脆偷渡到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