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东又出乱子了(2 / 2)

平静了接近一年多的局面,终于被打破,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司马炎和曹昙这两个对手倒很正常,相反,处于后方支援位置的孙皓却搞了一次骚操作。

魏、晋两国在荆州、豫州大打出手,好大喜功的孙皓也不甘寂寞,先是命令丁奉在庐州向合肥方向发起攻势,结果丁奉在涡口被晋将石苞所阻挡,无功而返。

丁奉虽然骁勇,但一方面年龄已经很大,统兵作战多讲谋略,少有年轻时冲锋陷阱之勇,与石苞有坚城在手相比,吴军的攻坚能力又很喜人,没取得什么战绩也不为怪。

丁奉这里没有战绩,孙皓颇不开心。

在一番准备之后,孙皓在吴建衡三年(公元271年)春正月,亲率大军从牛渚(后世安徽当涂)西进伐晋。

让人可笑的是,这次伐晋孙皓的母亲及妃妾也都跟随着,也不知道孙末帝是要游山玩水,而是出兵征战。

伐晋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孙皓亲征的下场还不如其祖父孙权孙十万,孙权好歹还能有一个“无功而返”的评语。

孙皓则直接被晋国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尉陈骞给打的大败,损兵折将多达五万余人,经此一役,吴国元气大伤。

回来再看吴国的南荆州防御方面,陆抗在回转吴郡祭扫陆凯之后,因悲伤过度加上对吴主孙皓联魏的主张不满,气急病倒不起,荆州地区事务,也多交给了上将军施绩。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施绩经验丰富,眼光也很准,只要守在江陵,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孙皓偏偏不服气,年轻气盛的他开始嫌弃施绩人太老了,处处摆老资格,一副教训他后辈的样子。

施绩性情刚烈,见孙皓暗弱暴虐不听劝告,又将楼玄、华鉴等吴国重臣一一赐死,老将军一时气急,最后竟然给活活的气死在江陵任上。

施绩之死并不突然,在历史上他去世的时间比现在还要早了七个多月,这一次,可能是因为北荆州战事因魏国复立而发生变化,让施绩这边的南荆州安稳了很长时间。

没有战事拖累,施绩也就有了休养身体的时间,但面对孙皓这样一个乱折腾又乱杀戮的暴虐君主,施绩也终于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一死,一了百了。

吴国是兴是亡,俱与施绩无关。

或许施绩最后的想法就是这样,而随着施绩去世、陆抗又被闲置,吴国在南荆州一带的防御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接任施绩的是宗室孙述,孙述是征虏将军孙贲的孙子,威远将军孙邻的儿子。

这位仁兄的能力与施绩、陆抗相比,那就是个渣渣。

在历史上,王濬楼船下荆州,孙述为武昌督,平荆州事,也就是说荆州的事务归他管。

武昌这个吴国的旧都也属他的防区,结果孙述面对晋军的进攻,立即毫不犹豫的献城投降。

孙述此举,也使得吴国的整个南荆州地区,各地郡县投降之风不断,失去荆州屏障后,吴国再无力支撑东南一隅,遂被晋军横扫覆灭。

在耐心的等待了一年多时间后,赵广终于觅到了有利的战机,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南荆州方向,而重镇江陵的归属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