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与吴国太子联姻(2 / 2)

毁佛事件,是发生在孙皓登基为帝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269年。

起因是孙皓在登基之后,大兴土木却没有财帛,在从大臣处抄不到什么东西后,孙皓忽然发现佛寺太富有了,而自己却太穷了,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比和尚还穷?

孙皓于是下令拆毁寺庙、没收佛像、勒令僧尼还俗,收回寺产,这些措施其实都不错,孙皓也是照着汉国赵广那边的办法做的,但有一点孙皓没有学到,那就是没收来的金银、财帛没有充入国库,而是被他自己挥霍了。

得了好处一个人享用。

这怎么可以?

孙皓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乎,很快他就遭到了朝野上下、包括普通信佛民众的一致声讨,在无奈之下,孙皓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就是和胡僧康僧会来了一场辩论。

这场辩论的具体内容就不用多说了,反正结果就是孙皓低头认输,从不信佛转为一个忠诚的佛徒。

康僧会最后还为杀人无数的孙皓授了五戒,孙皓也在吴国下令,不再禁止修建寺庙。

有竺法护、康僧会代为说项,再迂回下路线,从孙皓的母亲何太后那里找到突破口,讲一讲司马徽的秀外惠中,美貌可人,这一桩婚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又多了三成。

——

定下联合吴国的方略后,晋国又着手部署与魏国曹昙这边的交涉。

晋魏之间的战事经过半年的开打之后,从最初的激烈争夺,渐渐变成对峙状态,两军的战线也基本稳定在了许昌、宛城一线。

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晋、魏两边都打不动了,晋国虽然实力要更强,但多线作战又要防备最强大的汉国、北方的胡虏,开封的晋国官员们觉得,和曾经同出一脉的魏国打,有同室操戈的意味,根本不值得。

魏国那边,曹昙虽然还想着开拓疆土,但奈何他手底下的将领、官员不这么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实力派官员徐胤、徐霸兄弟,直接和曹昙挑明,他们不会再和晋国开战了。

都是自己人,打个屁?

魏军一上战场,看了看对面的晋军,嘿,哥哥兄弟,原来是你呀!

晋军也是一样,瞧瞧魏军将卒,好像认识,再一问询,原来是一个地方的乡党,再细排排祖上,竟然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干脆,不打了。

兄弟咱找个地方喝酒去?当然,这是说笑之言,但事实就是如此。

许昌战场上,晋魏两军对峙了半年多,双方死伤的将卒不足五百人,其中还包括了许多的愣头青、倒霉鬼。

晋国有意停战联合,司马炎也是很诚意的派出了侍中荀勖出马,荀勖前番被桓楷所欺骗,以致于羊祜、杜预被疑襄阳丢失,为此,荀勖还被冷落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现在,晋魏要联合了,荀勖和桓楷的这一层友好关系又成了好事情。

桓楷是曹昙手底下的贾诩,他要是同意联合,这事情就成了八成,荀勖接到联魏的任务,自信心一下子高涨起来。

此一时彼一时。

若是没有当初高看桓楷一眼的眼力,怎么有今日朝堂上舍我其谁的风光。至于桓楷当时送的巨额财帛,荀勖表示那并不重要。

在临行告别司马炎时,荀勖意气风发,脸上的层层皱纹也跟着洋溢着由衷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