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四章 无当飞军又重来(2 / 2)

城头上迟迟没有约定的火把出现,李贵这人本是复降之人,可靠程度不高,要不是桓楷一力保荐,典、文二人早就下令趁夜猛攻城池了。

文武拧起了眉头,紧紧盯着前方漆黑如墨的旷野,道:“桓先生妙计无双,他的话不会有错,我们且再等等。”

魏军先锋两将,文武为正,典玄为副。

曹昙也是看到文武比典玄更加的沉稳,才做出的这一安排。

夜袭攻城之类的手段,听起来很诱人,实际上却多不可行,魏军远道而来,战况不熟,冒然进攻,极有可能炸营四散。

最好的方法,还是里应外合,有细作带路,成功的可能性会成倍增加。

“两位将军快看,城楼上有动静。”一名眼尖的魏军斥候急从城墙近处跑了进来,低声急报。

待典玄、文武看去,城头果然三堆火起,李贵没有让曹昙失望,在离开寇林府上之后,他即带着亲信来到了城门口。

“破城!”

“首入城中者,赏十金。”

魏军将校兴奋的飞快奔跑,将城门口涌了过去,谷城的富庶他们早有耳闻,在赵广复夺洛阳城之际,谷城争夺战,随着李贵的叛汉而打响。

——

二月三日,谷城经过一天的恶战,胜负终于分出。

有备而来的魏军在李贵的带路下,逐一攻占汉军的一个个营垒,守卫的汉军将卒虽然有心抵抗,但怎耐带兵的将校早已被收卖。

寇林带着残兵冲出城外,回望城楼上被斩断的汉国旗帜,不由得懊悔不迭。

“好在还有无当营在新城、房陵驻守,也许还可挽回。”好半天,渐渐清醒过来的寇林收拾起队伍,向新城三郡方向撤退。

轻敌、轻信,以致遭逢大败。

寇林失察失职之责,无可辩驳。

对于朝堂会如何降罪,寇林还没有去考虑,他现在只想着一件事:拼尽全力,保住新城三郡。

李贵不是汉军中的宿将,对无当营的情况不了解。

这支声名在外的军队二次全军覆没后,又开始了第三次重建。

张瑛授命于危险之际,其选用了父亲张嶷、兄弟张护雄当初挑选蛮兵的方法。

张嶷接手时的无当飞军,已是这支强兵青黄不接的当口,其兵卒构成和诸葛亮、王平时期并不一样。

张嶷凭着自己的威望,在诸蛮各部中精选老实本份的年轻蛮人,而那些恃勇斗狠的家伙,则一个不要,这样的法子很呆笨,但却是无当飞军战斗力的保证。

老实意味着听从号令,不打折扣。

本份意味着不偷奸耍滑,临阵时不会畏惧逃跑。

张瑛的声望,没有办法和张嶷相比,由于军伍经验不足,在实战指挥方面,也不如张护雄来得更强,但张瑛有一点长处,他读的书多。

读书可明智。

张瑛在决定再建无当飞军后,对孙子兵法、春秋等战国兵书感了兴趣,这两年多时间下来,倒让他对军伍之事越发的沉稳下来。

汉军南征北讨,连战连捷。

若是换了其他人,早就耐不住性子,要吵着上阵了,张瑛却是不然,他依旧在上庸练着无飞营的蛮兵,仿佛外头一切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上庸的这支无当新军,不在李贵的考虑和打探范围内,自然也不会引起桓楷的重视。

其实,就算曹昙、桓楷知道张瑛率军驻守在上庸,他们也不会多作留意,一支军队在短时间内连续全军覆没,只能说明这一支军队战斗力甚忧。

有些人,注定是要为背负重要责任而来。

不管他人在哪里?

张瑛不会想到,他的无当新军重组以来的第一仗,就要面对魏军的大举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