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举兵伐吴打武昌(2 / 2)

武昌。

吴主孙皓行宫。

一场又一场的歌舞正在进行,在赶走了陆抗之后,孙皓没有了牵制,周围是一群拍马屁的臣属、以及唯命是从的将领,这种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感觉,让孙皓飘飘然起来。

施绩老死了。

丁奉病死了。

朝中的文臣武将,有的如唐咨等人,受猜疑投奔了晋国,有的则被孙皓留在了建业,充当留守将领,跟随他一起到武昌的,都是见风使舵惯了的人。

“报,报,陛下,大事不好了,汉军,汉军打过来了?”正当孙皓宴请臣属,喝得半醉之际,夏口右部督孙慎急急忙忙的冲了下来。

孙慎,吴国宗室,孙桓的儿子,是孙皓在宗室中的亲信,相比夏口左部督鲁淑,孙慎更得孙皓的信任。

鲁淑是吴国名相鲁肃之子,从资历和能力上来说,比孙慎要强了甚多,不过,鲁淑左部督的任命是施绩当年任命的,已经过去了五、六年,长久被压制得不到升迁,鲁淑的威信也无形中受到了一些影响。

孙皓移驻武昌后,孙慎这个二把手在夏口渐渐得势,鲁淑被挤到了夏口北岸的石阳城,孙慎则大大咧咧的占据了夏口城。

“什么?汉军打来了?从什么地方来的?”孙皓一惊,酒立时醒了一多半,怀中搂抱的歌姬也被他推倒在地。

孙慎急走几步,凑近孙皓跟前,泣泪道:“赵广那贼子在襄阳发兵,汉津守军措不及防,被敌围困全军覆没,鲁督率领二千将卒守在石阳,如今已被汉军包围,末将要不是识机的快,怕是也回不来了。”

孙皓人虽残暴,却是不笨。

孙慎话说得好听,但背后的意思却还是透露了出来。

夏口左部督鲁淑还在汉水、江水交界处的石阳水寨苦苦坚守,而孙慎则带着本部向武昌方向不战而逃,这贪生怕死之徒,枉为吾孙家之人。

“孙慎,你失了夏口,还有脸回来,来人,将这怯战之徒,拖出去,斩首示众?”孙皓脸色一变,厉声大喝。

见孙皓动了杀心,左右侍从立时一扑而上,将孙慎一下按倒在地。

“陛下,饶命,陛下,瞧在先父的份上。”孙慎毫无防备,被缚住四肢无法动弹。又听到孙皓不留情面要杀自己,急忙大叫大喊起来。

他这一次逃回武昌,本想着有交情在,孙皓顶多痛斥自己一顿,却被想到孙皓杀人杀惯了,一向自私自利的紧,又岂会在乎孙慎是何人?

“拖下去,砍了。”孙皓面无表情,朝侍从摆了摆手。

孙慎大哭大叫着进来,没说几句话就被拖出殿外,心知小命不保的孙慎软瘫成一团泥,任众侍从将其擒住倒提了出去。

不一会,孙慎一颗人头就被血淋淋的提了上来。

孙皓气冲冲的瞪着一对醉眼,看了看孙慎不甘心受死的面容,又恨恨的骂了一句:“懦夫,赵阎王来就来,咱老孙家的人什么时候怕过?”

“众将校,点齐战船将卒,随朕出征夏口,击败伪汉,取了那赵贼的首级。”孙皓在醉意朦胧中,豪言壮语脱口而出。

当年,曹操举二十万大军南下,被孙刘五万军队杀得大败,由此成就了周瑜的赫赫威名,如今,赵广小儿不过遣了二、三万人就想长驱直入,简直是不把他孙皓当对手?

孙皓心中战意凛然,水军实力方面,吴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夏口一带江面开阔,正适合吴军高大楼船作战,孙皓就不信,他的运气会这么倒霉,在主场作战还会打不过赵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