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四面都是敌人(2 / 2)

李遗见众将求战欲望强烈,不得已抛出晋军进驻庐州的情报,他这一番话说出,诸葛靓的脸色立即难看起来。

“大将军,陈骞此人可不一般,当年在曹魏为官时,陈休渊就是军中宿将,为人极是狡诈,吾父在淮南时,就被此人骗了才使得兵败。尤其是在投晋之后,其与石苞一起久镇扬州,就是丁奉也没能占到陈骞什么便宜。”

诸葛靓心生怯意,当年诸葛诞起兵反晋,没想到遇上陈骞这等对手,诸葛诞轻信其言,结果阖家被砍了头颅,诸葛靓虽然很想报仇,但现在他更希望自己在汉国这条大船上,站得稳,行得远,不想白白枉送了性命。

“好了,诸葛将军的话,你们都听到了,还有哪个想要进攻吴国的,且先拿出一个击败陈骞的方略出来。”

赵广摆了摆手,借着诸葛靓的话头,结束了这场是否继续讨吴的军议,罗尚、文武等人心中虽然不甘,但却只能面面相觑,再无言话。

冲锋陷阵,他们可以搏命,出谋划策,他们这几个哪是这块料。

赵广没有立即决策是否讨吴,除了晋、吴已经在柴桑、皖城、寻阳一线联合布防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在等李球的到来。

这一次荆州二次战役,不知详情的人看到的是汉军沿江东进,连克江陵、夏口、石阳、武昌诸城,风头一时无量。

但在赵广和李球的眼里,则是另外的一番见解。

李球是江油关投奔赵广的第一批元从后人,在马融没有出采之前,是赵广麾下参军司的实际掌控者,也相当于谋主的角色。

因身体无恙,李球在汉国定都长安后渐渐从朝堂淡出,但这并不表示李球在赵广心中的地位下降,相反,在此次处理吴国交趾军进攻夜郎事件时,李球被赵广直接委以了重任,整个巴蜀的全部力量都由李球一言而决。

这一份器重,让李球对赵广感激万分。

十月二日。

李球终于从遥远的成都赶到武昌,陆抗兵退夜郎,让勉力支撑的李球长出了一口气,也让他能够腾出时间来荆州与赵广会面一趟。

“大将军,属下有一言相告,只不知当讲不当讲?”甫一见赵广的面,李球面露犹豫,支唔着问道。

“仲和,有话只管讲当面,我来猜一猜,你是不是要谏言,这荆州战事要告一段落,先稳一稳再东进?”赵广轻笑一声,看了一眼李球,问道。

“大将军,你也看出我大汉现存的问题了?”李球一怔,哑然道,他本来还想着怎么劝说赵广,现在话未开口就被识破,让他心中顿有士为知已者死的感动。

赵广淡淡摆手道:“仲和,其实你不说我也清楚,虽然朝堂上、军中的年轻人都在叫嚷着要大军东进,一举扫平吴国,但此次汉国连续与魏国、吴国交锋,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国内的支持估计也快到极限了吧。”

稍顿了一下,赵广轻抿了口茶水,道:“不讲他地,就说蜀中,青壮不是被征募到了军中,就是担当运输的辅兵,耕种的劳力多是老弱,这些情况在奏报上都有说明,我在夏口、公安两地时就看过了,也正因如此,打孙皓之时,我才会大力简拔诸葛靓等降将为先锋,不然的话,单靠我们手里的二万将卒,就算有水泥船的加成,也难以一战而胜吴国水军。”

李球听到赵广分析得透彻,也感叹一声道:“大将军,不只是蜀中,南中的情况,其实也很不乐观,夜郎一带吴军虽然退了,但在永昌郡、建兴郡的诸蛮还需要安抚,另外,阴平、陇上、西海一带,白马羌杨部发展得不顺利,慕容鲜卑吐谷浑部已经在西海站稳了脚跟,他们与烧当羌姚弋伯部残余势力结成联盟,正在从西海向陇上渗透。”

与汉军其余诸将不同,李球这段时间长居巴蜀、陇上,对汉国的民生更加的关注和敏感。

慕容鲜卑、烧当羌,李球提到的这两个部落名字,还有慕容氏、姚氏这两个姓氏,让赵广心中立时警惕起来。

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家族名将辈出、姚氏也是一样,慕容氏燕国、姚氏后秦都是雄起一时的割据政权,虽然慕容垂、姚襄、姚苌等名将还未出生,但谁又能料到,这两个家族中会不会有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却是很厉害的人物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