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汉大联盟(2 / 2)

司马炎委托王浚转达了晋国对胡族内附的欢迎态度,并宽宏大量的赦免了胡人焚毁汉人坞堡的行为,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司马炎的要求就是北方的胡族各部,必须不停歇的对汉国的北方边境线进行袭扰。

大仗打不过,那就小仗不断。

从不同的方向,对汉国的边境进行袭扰,让赵广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晋国这一边。

司马炎这一计谋若是得逞,对赵广来说,倒是颇难应对。

匈奴、鲜卑等族头人听到晋国有求于自己,立时兴奋起来,纷纷向王浚开出自己出兵的价码,兵械、铠甲、粮秣等等,都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王浚见大的方向定下,心中一块石头也是落地。

具体的细节方面,则交给手底下的佐吏、从事去详谈,他和司马伷则立即返回开封,向司马炎报告联盟成功的喜讯。

一场联盟,乱哄哄中开始,乱哄哄中结束。

随着汉王朝的衰落,诸胡对汉人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从曹操时期的畏惧,到曹丕、司马师时期的平视,再到司马炎时的鄙视,不少的胡族头人开始认识到,他们翻身的机会快到了。

晋廷的软弱,只要是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诸胡各部酋帅回转驻地。

有老实讲诚信一点的,如段氏鲜卑则开始向河套一带用兵,以小股骑兵部队对汉国的美稷一带发动袭击。

有狡猾不讲信誉的,如慕容鲜卑转头回去就把所谓的盟约丢在了脑后,一门心思想着先把周围的胡族部落给吞并了再说。

匈奴大单于刘渊在送走王浚之后,即与刘宣、崔游、文立等心腹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经过这一场闹剧式的联盟,刘渊对赵广和司马炎两人的评价发生了变化。

司马炎格局太小,整天想着游说他人为其取栗的好事,这天底下的豪杰,又不是个个脑子如孙皓这样的。

这么一想,刘渊对司马炎的能力评价又降了一个层级。

相比来说,对赵广这个汉国大将军,刘渊的评价又高了一级。

作为赵广的老对手,刘渊已经渡过了最开始时的沮丧期,而逐渐转为自豪期。

师从崔游之后,刘渊对汉人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前三国的历史也能倒背如流,其中,他最为钟爱的就是曹操和刘备的事迹。

汉末三国,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那三国末年,天下又有谁是英雄?

在刘渊看来,唯赵使君与我刘某人两人。至于其他人,包括晋国皇帝司马炎在内,皆是袁绍、袁术、公孙瓒之流,不值得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