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司马伷死了(2 / 2)

就在众将争先恐后的冲在前面时,张瑛却带着无当营一部护卫在赵广的左右,这一份不争功的淡泊让赵广更高看张瑛几分。

“传令各部,向渡口会合。”赵广对张瑛吩咐道。

“诺!”张瑛领令下去。

张瑛相比张护雄来说,年纪虽然要大了几岁,但综合能力方面却要胜过不少,这也得益于张嶷从小的培养。

蜀汉立国起来,对外征战不断,重要将领需要在外驻守,家中事务多托付给女人管理,这种局面下,嫡子和庶子之间受教育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

如赵广和赵统这样一个父母所生、年龄差又在十岁以上的还好,长兄如父,要是只差个三、四岁以内,则府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一般都会向长子、嫡子倾斜,庶子的话,基本只读过几年的书、识几个字就结束了。

听到撤退的命令,汉军各部且战且退。

这时天已将明,驻守在温县的司马攸部、汜水东岸的孟观部、虎牢关鸿沟一侧的马隆部纷纷朝着官渡靠拢过来。

汉军从原路回返,首先要面对的是孟观所部的袭击,到了黄河之上,又有司马攸的温县民兵阻击,而在汉军的身后,又有马隆率领着虎牢关精锐尾追。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这三支晋军皆是一线精锐部队,非司马伷手底下的三流杂兵可比,对于赵广这支奇兵来说,火烧官渡只是第一个难关,随后的突围才是关键。

众将一番撕杀下来,身体已经疲惫不堪。

相反,倒是赵广没有上阵,精神状态相当的不错,在睢水与鸿沟交汇之处,孟观引一彪军堵在水寨门口,正遇上赵广的先头部队,两军一番混战,赵广亲上战场,龙胆亮银枪疾起,将孟观的盔缨挑落于汜水中。

被赵广这一下震住,孟观吓得抱头逃窜而去。

孟观对司马炎虽然心存感激,但让他舍了一条命为司马家送死,孟观是绝对不干的。

突破了孟观的阻拦后,汉军即已行进到黄河与睢水的交接之处,一旦突破这里,汉军将龙入大海,再无阻挡。

一夜激战,到了这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司马攸从溃卒口中得知,带领这支突袭汉军的竟然是赵广,立时急红了眼睛。

不只是司马攸,远在开封的司马炎同样得到了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

在严厉的喝斥孟观之后,司马炎连续的遣出朝中重臣,到前线诸军督战,这样难得的一战斩杀汉国核心的机会,司马炎不知在梦里想过多少遍。

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齐王司马攸不敢怠慢,立即尽起温县一万余民兵渡河南下,由于汉军舰队封锁了黄河,司马攸只能将延津渡一带的有限水军舰船全部派了出来,走舸这样的小船充当炮灰,在汜水一带挡住汉军水军的进攻,其余大船则分批将温县民兵运到南岸。

如果文武、罗尚率领汉军水师主力还在汜水的话,司马攸的这一冒险渡河行动极有可能招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然,司马攸也不是全然瞎打瞎撞,汉军舰队在什么位置,他大概也猜到了七、八分。

黄昏时分,赵广与司马攸在黄河南岸的湖泽地带遭遇,两军甫一接触,就杀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