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文鸯最为好打(2 / 2)

匈奴人要壮大,要发展,要过好日子,还是要向文明发达的汉人靠拢。

至于回到草原饮毛茹血的日子,刘渊已经过不惯了,其实,不只是刘渊,就连刘灵、刘景等人,也再回不到从前了。

“陛下,就现在的乱局,我们万万不能坐以待毙,依臣之见,不如直接兵发开封,与晋国军队合兵一处,击破文鸯,到时不管是反推洛阳,还是攻取荆襄,都是不错的选择。”

崔游察颜观色了好一阵,见刘渊对撤退往渤海的建议不满,即重重的咳了一声,身体颤抖了好一阵,开始向刘渊献上最后的一计。

在被崔家事实上逐出之后,崔游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一次要不是弟子朱纪携扶着,他都起不来床。

人老了,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但现在,崔游却回不了老家,估计也进不了祠堂了。

崔谅、崔述等嫡系子孙现在一心想着讨好赵广,投奔汉国,视他崔游如毒蛇,又怎么可能做触怒汉国朝堂的傻事来。

刘渊扫了一眼自己的恩师,崔游老了,精气神也不行了,不过,他的眼光还是不错,一下就看出了赵广汉国的虚实。

河东有魏容、洛阳有羊祜、开封城外的中牟有文鸯,这三人之中,谁最弱小?

一般人来选择的话,肯定不会选文鸯。

但在刘渊看来,恰恰最弱的一环就是文鸯。

素有传闻,文鸯虽然勇冠三军,但却少有智谋,刘渊觉得,以他的学识和才能,对付一个叛来叛去的傻大个,应该没有问题。

“崔先生,我在洛阳求学时,曾听说当年董太师挟天子令诸侯,使得关东十八路诸侯会盟勤王,不知可有此事?”

刘渊手捻着颌下刚刚长出的胡须,不置可否的朝崔游问道。

崔游点了点头,不知刘渊此话何意,不过,董卓西凉铁骑入洛阳那段历史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刘渊眼睛一亮,猛的站了起来,沉声道:“接下来,我们这一支军队,将会以河间王的统领下,出兵勤王救援开封,崔游、朱纪,你二人与晋国朝堂上的官员熟谙,骗开城门之事就交给你们了,刘灵、刘景,你们抓紧时间,操练人马,对付文老虎就靠你们了。”

刘渊决定要勤王进军开封。

这一决策颇有当年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概,好歹刘渊也是前赵的开国皇帝,在魄力方面从来不缺。

实际上,面对赵广时不时祭出的意外之招,刘渊已经失去了长期抗衡的信心。

这些年来,他东奔西走,苦心经营,好不容易攒下了一点家底,却在赵广一次次的打压下,不得不弃家而逃。

巨大的羞辱深埋在刘渊的心中。

他要反抗,要报仇,要让赵广的如意算盘打碎,退守渤海太过中规中矩,赵广肯定早有应对的方略,而打着勤王的旗号,鲸吞司马炎留下的遗产,整合两家之力逆袭赵广,这想法是如此的诱人,让刘渊无法拒绝。

虎牢关吃了败仗之后,文鸯、文虎率军趁机占领了豫州的大部分地区,晋国现在只剩下了兖州、青州和徐州三州之地。

司马衷是个傻子。

晋国朝堂上外戚贾家、杨家,司马家内斗不休,这可是乱中取粟的好机会。

刘渊手里,有河间王司马颙这个傀儡,司马颙是司马炎的堂兄弟,在司马家的辈份来说,已经不低。

占领开封,令司马衷下诏,任命司马颙为太宰、大都督,而刘渊则隐在幕后,实际掌控晋国大权,等到时机成熟,再效仿司马昭来一个篡晋。

司马家既然能代魏,他刘渊又何尝不能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