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毒士张宾来投(2 / 2)

城门口,汉国张榜招贤的榜文下,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士子正伸颈观望,其中一人,瘦高的个子,面颊尖秃,眼睛里白多黑少,正站在最前面逐字逐句的默读着。

“张孟孙,你在前面可驻足了半个时辰了,且与我等说说,你这个自诩张良的大智者,这次遇上的是否是汉高祖?”

人群之中,一个士子认识这瘦高年轻士子,连忙叫喊起来。

张宾听到有人叫自己表字,回头看去,却是旧日在中山国时就读的同窗。

“大将军不是高祖皇帝,但大将军却比高祖皇帝还要厉害,宾服了。”张宾微微一笑,撩起袍子下摆,第一个朝着署阁而去。

“孟孙,你这是要投汉?”有犹豫不决的士子没想到眼高过顶的张宾这么说,遂用惊异的目光投向张宾。

“这天下九州,汉国已占其六,吾等若还是观望,那岂不是坐失良机,宾先行一步,在大将军府上等着诸位。”

张宾说罢,也不停留,即快步向署阁,也就是赵广大将军府所在而去。

张宾是冀州少有才名的智士,其父是晋国中山太守张瑶,在汉国占领了冀州之后,张瑶这个晋国任命的太守也没有了继续留任的底气,只能辞官先回赵郡南和县故里。

没了父亲的蔽护,张宾便想着,投奔赵广试试运气。

从他打探到的消息来看,这位雄才伟略的汉国大将军经历甚是传奇,区区一个军侯,居然逆势而上,一路搏杀成为了大将军,这还在其次,更让张宾惊讶的是,赵广并不只是一个军中猛将,而且更颇有权谋。

刘谌的继位和随后的战死,在旁人看来,再是正常不过,抵抗魏军最后兵败被杀,但在饱读过经书史籍,又崇拜张良、陈平这等谋士的张宾看来,赵广虽然没有什么异常动作,但却客观上漠视了刘谌败亡的结果。

要是赵广不起意北伐关中,留在刘谌身边,会是什么结果?

以赵广的本事,如果一直留在巴蜀的话,恢复蜀汉三分天下的局面应当没有问题,至于如现在这样开创新汉的基业,张宾认为,蜀汉要谋取关中的机会,就只有钟会兵发成都那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魏军内讧,正好给了赵广以可乘之机。

而等到如历史上那样,司马炎整合完入蜀魏军诸部,那赵广再想孤军北上,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赵广不知道,他的经历和事迹已经在冀州传开,张宾这样喜好权谋的读书士子更是把其中的细节分析又分析,解码又解码,恨不得把赵广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都计算进去。

“张宾,张孟孙,冀州赵郡南和县人,是他?”赵广听到守门小校禀报有一群士子投来拜贴,为首之人姓名为张宾时,心中一时觉得这名字熟悉的很。

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这人不就是石勒身边的智囊,后赵国的右侯,人称张相的张宾吗?

石勒能够在诸胡争雄的乱局中,建立后赵国,张宾功不可没。

从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进程来看,真正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汉之张良、陈平的谋士,以赵广的眼光来评判,只有两位:后赵张宾,前秦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