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大将军欲效曹公乎?(2 / 2)

——

邯郸城内,署阁正厅。

赵广专门抽出时间,来接待冀州的这群即将出仕汉国的知识份子,薛季早早的得了命令,在门口迎接张宾等人。

汉国的地盘越来越大,仅靠关中、巴蜀培养的后备人才,又哪里够用,更何况,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习惯,官员异地任职也有水土不服的弊端。

就比如李球,参军司大佬,跟着赵广最久的得力谋士,就是由于不适应关中干燥的气候,只能留在成都统筹南方事务。

罗宪的情况也是一样,留在荆州没有问题,到北方饮食就不习惯,这些最早从蜀汉一路跟来的老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缺少了一具健康的身体。

“大将军,快看,那是大将军。”在几个沉不住气的士子惊叫声中,薛季唬着一张黑脸,挺胸叠肚的站在廊前,他的眼睛呈45度眺望远方,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这黑汉是赵广?

张宾一阵恍惚,传闻赵广大将军长得俊朗,不输其父常山赵云赵子龙,怎么竟是一个相貌丑陋的黑大汉。

“怎么,某脸上有字,某怎么不能是赵大将军?你们这些士子,莫要以貌取人?”薛季瞪着一双牛眼,恶狠狠的瞪视众人。

张宾一愣,薛季这话怎么这般熟悉。

分明是他辞去中丘王帐下都督时的感叹,难不成眼前这粗汉,就是大将军赵广?

就在张宾、徐光等人将信将疑之时,赵广终于从署阁内出来,将薛季喝斥到一旁。

“薛季,快快退下,万万不可轻慢各位贤士,哪一位是张宾张孟孙,且上来一叙?”赵广笑意吟吟的对着冀州众士子道。

“某南和张宾见过大将军。”张宾长吁了一口气,连忙上前道。

冀州学子们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汉国大将军,赵广俊朗又不失威严的气度,从容又平等相待的态度,让张宾、徐光等人很是惊讶。

一番会面之后,徐光等人自有祖该、郭正等人安排,接下来就是按各个的能力,放在合适的职位上去。

赵广单独留下了张宾,想更多的了解这个石勒手下天才谋士胸中究竟韬略究竟如何?

“大将军,宾有一言,不知当问不当问?”张宾见赵广独留他一人,心中已是明了,赵广这是要考校他的才能。

“孟孙且讲来?”赵广微点了下头,道。

“宾有一疑问,他日天下九州尽归大汉,不知大将军是欲效曹公,留待后人改汉为魏,还是另有其他的谋算?”张宾咬了咬牙,说出心中疑问。

曹公,即曹操,在世之时,奉汉献帝为皇帝,打的也是汉家的旗号,但大权在握,汉国大事唯他一人决定。

曹操死后,曹丕登基为帝,建立魏国,汉国由此正式终结。

在张宾看来,赵广接下来的方向,多半是效仿曹操,大权独揽,事实上现在的新汉政权,也确实是这样,上上下下的朝臣,唯赵广一人而决,皇帝刘衡更多的是傀儡,起一个象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