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除了投降没有其它选择(2 / 2)

“元凯兄,这放下兵器,献城投诚,实在太苟责了,万一你们翻脸,那我徐胤岂不是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徐胤见到老友,一脸的不忿。</p>

这场和谈是他一力要求的,在听说了杜预到来后,徐胤的心思活络了,特别是在听到寿春失守后,徐胤的心情更加的迫切,但同时,他也想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条件。</p>

杜预眸中精光一闪,道:“仲登的意思,还是想要继续掌兵,这就算了吧,仲登的所为摆在那里,这就算陛下同意,朝中文武也不会同意。”</p>

徐胤脸涨得通红,杜预这话让他没法接。</p>

他的所做所为,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朝三暮四。</p>

这样叛来叛去的结果,就是没有人会放心让他掌兵,因为谁也不知道徐胤会在什么时候背后给自己一刀。</p>

“汉国统一在即,仲登要是信我,信叔子,那就放下兵器,将部队带到城外,主动投诚,接受改编,这样的话,你的老部下们只要不是太差,在军中也有一个出路,而若是等陛下领兵到来,这个机会怕是也没有了。”杜预相劝道。</p>

听杜预这么一说,徐胤忧虑稍稍缓解了些,现在他的处境很难受,要是再不和汉国接洽,那有可能没几天,自已一颗人头就在摆在赵广面前了。</p>

叛人者,人恒叛之。</p>

徐胤清楚自己手底下都是些什么货色,在堂弟徐霸死后,他就再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真正信任的人。</p>

“我可以交出兵权,不过,河东徐氏在汉国,要有与扶风苏家、韦家、杜家一样平等的发展机会,不答应这一条,我徐仲登没法向壮侯等徐家列祖列宗交待。”</p>

徐胤咬着后槽牙,瞪着杜预一字一句的说道,这是他最后的底线,徐晃出身河东杨县,也是当地的大族,不过在徐胤叛晋归魏之后,徐家的封国被司马炎给除了,现在徐胤没了兵权要回老家,怎么说也要为徐家争一个前程出来。</p>

杜预点了点头,道:“这一点,陛下早有考虑,其实,在当下的汉国,诸家与百姓差距主要是治政的能力高低,同时,经商也是一条路子,再不济还可以种田.........。”</p>

杜预一五一十的将赵广在汉国的施策告知徐胤,听着听着徐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去。</p>

“元凯,我知道你们不放心我徐胤带兵,这样我把手下的兵都交给你,由你来统率,你看如何?”徐胤感动的对杜预说道。</p>

</p>

杜预被徐胤这一句话吓了一大跳,急怒道:“徐胤,我是为你好,你却来坑我,我杜元凯要想带兵,自会向陛下求请,我要你这些杂兵作甚,真是不知所谓。你要是这么想,那和谈也不用了,就等着被围歼吧。”</p>

徐胤一番好意吓得杜预大惊失色,等话说出口,徐胤也明白过来,他这是拿自己拥兵自重的那一套去想像杜预了,而在汉国,显然赵广不会允许有人这么做,即便是杜预、羊祜也是不能。</p>

不和谈直接回去,徐胤当然不能。</p>

要是他回转军中一宣布和谈失败,手下的骄兵悍兵晚上就能把他的人头给摘下来,第二天就摆到了杜预的跟前。</p>

徐胤的人头虽然比不上王戎,但在汉国也是挂了号的。</p>

万般无奈之下,徐胤只能低头答应献城投诚的条件,为了确保自己平安,徐胤还要求杜预派出一队精兵保护自己回转,以防有司马氏的人混入军中刺杀自己。</p>

不得不说,像徐胤这等老滑头,能够在残酷的混乱局面下存活下来,也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一根筋的人显然不适合这个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