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陆抗儿子来投奔(2 / 2)

吴兴沈家的这些兵卒,自小就在太湖边上长大,水西门一带的城门外,河汊密布,汉军走舸小舰穿行其中,如行平地一般。</p>

相比之下,晋军将卒虽然人数上要多了沈莹数倍,但这些兵卒多为江东青壮,且只是匆忙编练而成,战斗力不如求死而战的汉卒。</p>

——</p>

江心洲。</p>

赵广的中军巨鲸号战舰,已经被罗宪督请工匠改造成了一艘三层的楼船大舰,虽然高度上还不如孙吴的五层舰,但巨鲸号的地盘更加的扎实稳固,经受得住大浪的打击。</p>

沈莹杀入水西门的消息,赵广已经从罗尚处得知。</p>

水军的战斗力一直是汉军的弱项,而这一次,沈莹这个降将的发挥,倒让赵广刮目相看起来。</p>

“陛下,下游有一支船队正在驶来,打的是陆家的旗号?”马融急匆匆的从走舸上跳下,朝着赵广黄罗伞盖所在而来。</p>

赵广一怔,问道:“陆家,是吴郡陆家吗?”</p>

马融点了点头,道:“正是陆幼节的陆家,周子隐已经迎了过去,他们皆是吴郡人氏,臣以为,先打听一下陆家是谁在作主,此行前来又是何意为好?”</p>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融行事也越发的稳重,与张宾的奇诡相比,他就胜在一个稳重上面。</p>

约半个时辰后,周处带着陆晏、陆景、陆机三人来到巨鲸号上,赵广一瞧这三位,也是当年荆州西陵之战的老熟人。</p>

尤其是陆晏和陆景,更是和赵广的中军直接撕杀过。</p>

“噢,原来是陆家兄弟,不知此时前来孤这里,所谓何事?”赵广淡淡一笑,对拘束不安的陆晏等人问道。</p>

陆晏是大哥,这时上前一步,拱手道:“吾等兄弟捧父亲之遗命,前来投奔陛下,只是因被隔绝于江东,所以跚跚来迟........。”</p>

赵广一欠身,感兴趣的问道:“你是说捧了陆大都督的遗命,不知大都督为何弃吴而决心投汉?”</p>

陆晏神色一黯,道:“当初荆州战事后,父亲就有言,汉国若有将军在,则鲸吞九州只是时间早晚而矣。”</p>

“从交州回转后,父亲又有言,将军若是登基称帝,则吾等兄弟当率陆家上下,弃吴而投汉,以光复门楣,振兴家族,只可惜父亲一死,吾等却未能保全军队,以致于只能沦为太湖盗寇,残喘至今........。”</p>

陆晏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听起来已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赵广一时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攻打建业的战事正在激烈进行,陆晏等三兄弟是否真心投靠,赵广也无暇去分辩。</p>

赵广想了想,道:“好,陆氏要投朕的大汉,当下就有一件大功在眼前,你们立即带着部曲跟着沈莹杀进城去,每砍下一个司马家的族人首级,参军司都给你们陆家记功,要是你们的战功胜过了汉军裨将军,那朕也不吝一个将军给你们陆家。”</p>

陆晏、陆景、陆机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应道:“多谢陛下成全,吾等马上带兵进城,若是此战无功,不用陛下多言,吾等兄弟自此归隐乡里,再不出仕。”</p>

赵广点头目送陆晏三人离去。</p>

陆家兄弟是陆抗悉心教导出来的儿子,本领可能比不过老爹,但至少也是二流武将一级,在历史上,陆晏、陆景在抵抗晋军入侵时,先后战死于夷道和江陵,也算是为孙吴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