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靖定渤海(1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709 字 2019-10-08

 山河滔滔,滚滚东流。

山坡之后就是黄河了,山坡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声音,轰隆隆,河水咆哮着向东流去,那声响就如雨夜的一串惊雷,连绵不绝,转过山坡,眼前豁然开朗,河面泛着黄色的浪花,从西到东,倾泻而下,气势波澜壮阔。

搭着凉棚,依稀可见远处一条黑线,那就是对岸吧?

“大河!大河!壮哉!壮哉!”

李靖挥动马鞭,直指河面,心中一阵汹涌澎湃,不由高声叹道。

身边的一干亲卫皆都无言,他们的大多来自河北中腹,多为博陵,河间人,平时很少离开乡野,若非天下大乱,这些农家人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得黄河一眼,自然心中澎湃,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慑得一时无言。

李靖回头望向身后,一杆杆长槊直指空中,槊尖反射着阳光,光华四射,银白色的盔甲,火红的战衣色泽分明,一股凛然之气冲霄而上,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转过山脚,陈兵于河岸之上,那气势一点也不输于眼前那波涛汹涌的大河。

“过河!过河!”

李靖挥动马鞭,指向对岸,放声高呼。

这一日乃夏五凤元年(公元618),七月二十九日,此时,永济渠旁的童山,瓦岗军正和宇文军进行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

七月初,李靖受高畅之令率领三千人东征,攻打渤海郡,待攻下渤海郡之后再渡河进攻公顺占据的北海郡。

此时的渤海郡由王孝师部所占据。

王孝师一族乃渤海豪强。最初。王孝师为大隋海郡通守,受当时地郡守之命征集青壮,训练成军。以便抵挡流寇入侵。

经过多次和贼军作战后,王孝师练出了一只勉强可以算是强兵地队伍,之所以说是勉强,那是因为这只军队只能背靠高大的城墙作战,也只能在本土作战,若是包围家园。他们爆发出的战斗力非常了得,若是离开家乡到外地作战,军队地士气就会一落千丈,王孝师所打的几次败仗都是遇见的这种情况。

经过和变民军的多次厮杀,王孝师勉强保住了清池,南皮,盐山,乐陵。阳信等城池,至于那些广漠的乡间,除了一部分豪族的坞堡外,基本上都是流寇地活动范围。离城五十里外的土地大部都已荒芜,和北方大部分的郡县一般无二。

海郡和江都朝廷的联系几乎已完全中断。大隋的威严荡然无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家园,王孝师和当地的一干豪族合谋,将朝廷派来的郡守等官吏驱逐出境,郡内官员全由当地豪族担任,打的是保境安民地旗号,他们推选王孝师为主,自称渤海总管。

为了避免和大量变民军交战耗费实力,王孝师派人远赴洛口晋见李密,表示愿意遵从李密的号令,为此王孝师得到了将军的称号,成为了瓦岗军众多杂牌将军的一员,虽说他表态尊李密为主,实际上,李密鞭长莫及,根本就指挥不了他地部队,他只是挂瓦岗的羊头,卖地却是自治这个狗肉。

当初,李密派出使者前来渤海,北海,齐郡等地,号称各路变民军在王薄的率领下进攻平原高畅,当时,像孙宣雅,公顺,伏德,郑虔符等各路英豪皆领命行事,唯有王孝师借口病重,并未出兵,李密也将他无可奈何。

在没有看清楚天下大势的最终走向之前,像王孝师这样割据一方的军阀是不会轻易向某个势力投下所有赌注的。

战斗的结果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王薄,孙宣雅等人大败而归,实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量流贼遁入豆子炕等深山大泽之中,歇息养伤,王孝师治下的渤海郡匪盗之流也大量减少,要不是高畅集团的势力委实太大了,就在一侧咄咄逼人,说不得他还要为高畅拍掌叫好。

很快,他得到了高畅击败罗艺平定幽州的消息,他心中感到了一阵不安,在他看来,太行以东,黄河以南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抵挡得住高畅大军的步伐了。

按照他的本意是就此向高畅输诚,将瓦岗青色镶红滚边旗换为夏国火红色的凤凰战旗,其他的仍然换挡不换药,渤海郡依旧由他治理,他的军队仍然由他统率,在他看来,渤海只是区区一郡之地,又在大海边,为了夺取天下,高畅是不会对此大费周章的,只要他承认夏国政权就行了。

日后,高畅若是无力夺取天下,到时再易帜也未尝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