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梁不正(2 / 2)

李适心中一惊,连忙道:“太子为何也一起保荐汉王?”

李诵微微笑了一笑,说道:“父皇明鉴。收复帝都,乃是事关国运的重大军事决策。儿臣虽然有心为国出力,奈何不懂军事。假若硬着头皮挂帅,到时候恐怕只会贻误战机,带来不可预期的损失。皇兄汉王,一直以来忠心为国久经军事,文武双全善长用兵,正是合适的人选。眼下,应该以务实为本,汉王,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心里在飞快的寻思:李诵,看来我之前的确是有些小看你了……不管你这番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别有用心,你都是有一个极有心机城府的人。我挂帅,的确是不二的人选。可是你这样跳出来说,无疑就是把我推到风口浪尖,让满朝的人都要看到,我汉王要抢东宫的风头了。这只会让皇帝心生疑惑:莫非太子也发觉,无力和汉王相争?

明里是说好话,暗中却是棉里藏针。

但事已至此,李世民也别无选择了,只好自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不才,承蒙太子举荐。臣愿意挂帅出征,收复长安。”

李诵回了一下身,满脸敦厚的微笑,冲着李世民拱了拱手:“汉王何必自谦?眼下这朝堂之上,也唯有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王叔文等人,都不说话了,静悄悄的退了回去。

李适愕然的发现,不用自己拍板定论,这件事情已然有了结果——汉王李谊,理当挂帅出征。

“那……好吧。”虽然心里还有些迷糊,李适也只得下令道:“朕命汉王李谊为主帅,李怀光、浑瑊为副帅,李晟为行军长史兼先锋兵马使。你们四人领四万大军,克日兴师收复帝都。”

“臣等遵旨!”李世民等人齐齐拱手应诺。

李适顿了一顿,仿佛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出声唤道:“霍仙鸣!”

一个肥胖的太监急忙从皇帝旁边闪了出来,拜在堂前:“臣在。”李世民看了那人一眼,第一次去见皇帝李适时,就是这个胖太监领的路,长得像弥勒佛的那个家伙。

“唔……汉王、浑瑊都要出征了,御前兵马一时无人统领。”李适说道:“朕封你为神策军左厢都知兵马使,即日起,奉天的禁军,交由你来统领吧。”

“啊?!”李世民等人纷纷低呼一声:让一个宦官来统领禁军?

浑瑊急忙闪了出来奏道:“陛下,神策军乃是御前最重要的禁卫,向来由大将统领,只有左、右大将军、将军和节度使、先锋兵马使,何来‘左厢都知兵马使’这样的职务存在。陛下为何……”

“罢了,朕意已决。”李适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就是一个官位吗?万事皆要有个开头,朕是皇帝,许个官职,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吧?浑瑊,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安心打仗去吧——朕累了,今日就议到这里。退朝。”

说罢,李适大手一挥,不顾众人惊疑的眼色,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李世民眉头皱起,心中怒火已在翻腾。连卢杞等人,这下也纷纷议论起来了,看来对皇帝这个突然的任命,十分不解。

胖太监霍仙鸣则是早早跟在皇帝身后,踮着碎步子,大屁股一摇一晃的走了出来。

李世民看着皇帝和霍仙鸣的背影,心中暗自道:上梁不正,大厦如何平地而起?李适,你软弱无能又疑心病重,现在又宁愿相信宦官,也不相信身边的大臣将军。自古以来,但凡宦官执权干政,哪里会有不坏事的?我看你这皇帝,怕是不太想干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