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长安首富(2 / 2)

吴仲孺的脸皮都肥得要耷拉下来了,对着李世民堆起笑来,拱手说道:“汉王殿下少年英雄,真乃当世奇才!此番收复帝都,功高社稷呀!”

“哪里、哪里,吴大人过誉了。本王身为李家子孙,这也是一些应尽的本份。”李世民随口的应付着,察颜观色,就等着吴仲孺说出此行的目的,

主动询问。

吴仲孺脸上的笑就如同弥勒佛一样人禽无害,无比灿烂的对李世民说道:“殿下日理万机要处理国家大事,卑职也不敢多作叨扰。卑职此来,是想为国家略尽绵薄之力,以示忠贞。卑职身无长物,只有一些黄白俗货,希望能给殿下一些帮助——殿下请看!”说罢,吴仲孺就从怀中掏出了两张奇特的金属薄片。

李世民扬了一下手,野诗良辅上前几步接了过来递到李世民手中。详细翻看了几下,这两块巴掌大小的长形铁片,居然打磨得跟纸张差不多厚薄。上面印刻一些奇特的花纹,其中一张的正面写着‘黄金三千两’,另一张则是‘铢钱八万贯’。两张铁片的背后,则是如同一枚印章的八个大字‘永业柜坊,凭权兑取’。

这样物什,李世民一点也不认识,拿在手中细细摩裟了一阵,心里寻思道:柜坊,这又是什么东西?一百多年过去,大唐兴起的新事物还真是不少……

吴仲孺是条人精,看到李世民这副样子生怕他有什么不满意,马上详细说道:“殿下,这是卑职亲友名下的永业柜坊,开出的兑取凭证。凭此信物,就可以在长安城中或是其他任何有永业柜坊分柜的地方,兑取相应数量的金钱。殿下……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原来是这样!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我只记得,大唐有许多方便行商的‘砥店’,除堆放货物外﹐也兼住商客,同时也做一些中间的买卖,代收银钱。想必这‘柜坊’,便是由砥店发展而来的吧?为了方便商旅外出行商,而不必带许多的现钱在身上了……嗯,变化还真是挺大。这样一来,的确是方便了一些。

李世民回过神来,对吴仲孺说道:“吴大人,三千两黄金,八万贯铜钱,折价在十万以上了。你这……算是什么意思呢?”李世民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不会是想向本王行贿买方便吧?!

吴仲孺顿时坐直了身子,急忙忙说道:“卑职感念殿下与诸军劳苦,大战刚刚结束,肯定需要许多地方用钱。比如说安抚烈士遗属,购买医药器械……卑职此举,全为赞助军资。别无他意!”

李世民拿着小铁片扬了一扬,微笑起来:“吴大人,可真是忠心为国思虑忠纯呀!这样吧,本王手中,尚有一些存余可供大军开支。相反,这个鸿胪寺里却正好有些拮据。本王能不能借花献佛,将吴大人所赠的这笔钱,转赠给鸿胪寺让他们拿来应一应急呢?”

吴仲孺脸上的笑容好像从来就没有变过,笑眯眯的说道:“东西已然送给殿下,殿下要如何区处,卑职哪里敢过问。”这一句话倒也还说得机巧,那意思无外乎是:反正这钱你已经是收下了,至于爱怎么花,是你的事情。

李世民笑了一笑,将两张小铁片递给刘鸿胪,对他说道:“刘鸿胪,看来也是天意垂怜。我们刚刚说起,要改善一下鸿胪寺里各国使节们的生活,这上天就派了一位好心的吴大人送来了钱物,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哪。这些钱你就收下,就当是本王从军资里面调拨出来给你们的。既然是军资,你可要用得仔细了,别做出糊涂账来。”

“是、是!”刘鸿胪欢喜的接了过来,连连作揖。有了这十万贯,鸿胪寺里的上下人等,算是可以过上一段好日子了。而且李世民的话说得清楚,这是‘军资’调拨过来的,也就是向吴仲孺表示,这礼,送到位了。军队收下了。

吴仲孺果然面露喜色,连连说道:“多谢殿下成全!能为国家、为军队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卑职这心里也会要好过许多了。殿下日后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啊,不、不!随便派个信使小卒前来传唤,卑职一定鞍前马后的前来伺候。”

“岂敢、岂敢!”李世民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不动声色的说道,“那本王,可就多谢吴大人了?”

吴仲孺站起身来,对着李世民长长的拜了一揖:“卑职就请告辞。”

“请。”李世民扬了扬手,吴仲孺缓步朝外退了出去。

看着吴仲孺的背影,李世民面带微笑暗自寻思道:十万贯,是来买个平安么?想必朱泚占长安时,你也干过这样的事情吧?但我之前不是有军令下来,对仕人豪门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么?这么说,你吴仲孺是另有所图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