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潜龙(2 / 2)

李勉接着说道:“与此同时,浑在府翔府那边也经营得不错,打退了几次吐蕃的骚扰侵袭;朔方那边。自从李怀光率军赶回之后,就变得四平八稳了。三员大将坐守三处,连成了一条坚不可催的大防线。现如今。我大唐西面防线,算是安宁下来了。”

李世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些日子以来,他都一直掂念着李晟他们征战的情况。

“不过,也有一些不好地消息。”颜真卿话锋一转,说道,“朝堂上少了殿下这个能够主持军事的亲王,长安御林神策军越发的腐化堕落了。”

“怎么回事?”李世民眉头略皱。

颜真卿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前不久。皇帝下发了一道圣旨,表彰神策军将士为兴元元从奉天定难功臣,人人皆赐免死丹书。其实皇恩浩荡,这本无话可说。不过典掌御林军的宦官窦文场和王希迁,没了旁人从旁监督镇劾。就开始玩花样了。他们接受了许多官宦人家的贿赂,允许他们地子弟在神策军中挂了一个名。却不来服役。如果有差事,就派个家奴来顶替。这样做,无非就是让他们沾沾神策军的光。这些挂名的神策军,好些都是游手好闲地纨绔子弟。打起仗来全无用处倒也还罢了,偏偏他们还顶着神策军这个幌子,四处招摇惹事生非。”

李勉也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眼下的神策军,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跟随殿下守卫奉天、收复帝都的铁血之师了。纯粹变成了腐化堕落的公子

李世民听完这些,却是微微笑了一笑,丝毫没有颜真卿他们所预料的发起怒来。他说道:“扳倒了霍仙鸣、除了卢杞,又有了王希迁和窦文场。朝堂之上,总是不缺这样的角色。”

颜真卿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殿下不生气么?”

“不生气。”李世民笑了一笑,“因为生气一点用处也没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伤了我的身体。我算是想清楚了,许多地事情,眼不见心不烦。就算我仍然在朝堂之上,也管不来这所有的事情。”

颜真卿眉头一皱:“殿下莫非有什么深远的打算?”

“目前还没有。”李世民微笑说道,“快过年了,不说不高兴的事情。老太师,先生,难得二老今日前来,我们就好好喝两杯吧。就当是庆祝泾州、汴州大捷。”

颜真卿见汉王不愿意多说,也不好再问什么,和李勉一起应承道:“也好。”

当日,李世民就在汉王府里摆了一宴,宴请颜真卿、李勉和郭家的郭、郭暖与吴仲孺。泾、汴大捷,整个长安城里都添了几分喜气。

白雪飞扬而下,万家炊烟缭绕,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地平静。仿佛现在,就已是太平盛世。

十来天转眼就过去了,年也过完了。长安城里的积雪,在春风之中开始融化。李世民地身体,也完全的恢复过来。只不过他仍然在家里告病不出,潜心隐伏。朝堂之上再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李适担心长安守兵太少,将新任河东节度使马燧调到了长安,担任京畿、渭北、商华都知兵马使,守备京畿关内和长安京师。马燧的大名,李世民是早有耳闻。此人能征惯战,在征讨河北叛逆的战斗中,屡立大功。在邯郸、临、洹水、魏州的几场大战役中,马燧数战连捷,将叛乱称王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要不是后来泾师之变他要赶着回来救援,几乎就要平定了田悦。不过等他赶到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攻克长安收复了帝都。皇帝就让他屯兵河内,整顿人马。

之前李晟、浑、李怀光等人,也多次在李世民面前提起马燧,都称赞他勇猛刚直,是一名难得的将帅。不过同时也告诉他,马燧与太子李诵,关系十分的密切,似乎还有姻亲关系。马燧的一个侄女儿,好似就嫁给了李诵为妾。

李世民心中清楚,皇帝将马燧调到长安执掌兵权,就是有意趁汉王势弱的时候,加强太子的力量。既然已经洞悉了李适的为人,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好郁闷的了。什么神策军腐化、马燧入京,李世民也都不想去关心了。有些东西,既然是争不赢的,那就索性不要去争。自己注定不能在长安有什么作为,也就没必要往这些事情里面搀和了。

现在,他只能按捺住性子养精蓄锐,等待着机会的降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