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复出(2 / 2)

浑愕然地看着李世民:“怎么,殿下只是听说,并未参与议事发表意见么?”

李世民无奈的笑了一笑:“没有。我已经有四五个月隐伏不出。未理朝事了。”

“哎,起初我就怀疑了,这事肯定没有殿下从中参预,不然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浑万分悔恨的说道,“当时我与李晟。在阵前商议了许多时日,都感觉这一次吐蕃提出合盟,很是蹊跷。不值得信任。于是按兵不动,往朝廷发回了三次塘报军文,请求陛下收回成命,不与吐蕃结盟。不料,圣旨再一次下达,声色俱厉的强令我们,必须与吐蕃和好,退回凤翔与临泾。”

李世民也有些怒意了。忿忿的说道:“既然阵前大将提出了疑义,为什么朝堂之上没有再听到任何争议?本来两国修盟,尤其是与吐蕃这样狡猾多变、素来不和的国邦缔结盟约,就该谨慎。这一回吐蕃居然主动前来请和,看来是把朝堂上的一些人高兴得得意忘形了。”

“我看并不是这么简单……”浑说道。“张延赏,与李晟素来不和。两人之间地矛盾。已经有十余年了。皇帝都曾出面调节,但张延赏这个丑陋的酸儒,一直还怀恨在心。这一次看到李晟接连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肯定心存不满。如果是他在阁部收到了李晟传来的塘报军情,免不得要心存怨恨的从中坏事。我们看了后来发下地圣旨,全在责骂我和李晟拥兵自重、消极懈怠、好战窦武,妄图耗费国力为自己争得军功,怀着私心不肯与吐蕃缔盟。要是没有张延赏这样的小人在皇帝耳边进谗,皇帝怎么可能会骂出那样的话来?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我和与李晟都受不起这样的罪名,只好硬着头皮去与吐蕃缔盟……”

李世民已然想到了,这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仍然平静的问道:“结果呢?”

“结果……”浑都有些不想说下去了,“结果,我与李晟各自回了凤翔与临泾,让出了之前夺回了疆土。然后,在二月二十七,我带着本部兵马二万人,去往平凉与吐蕃尚相结赞缔盟。起初一切倒也还正常,盟约也几乎要缔结下来。可就在半月前地一个深夜——数万吐蕃大军突然从天而降,将我的两万大军团团包围,悍然发动了攻击!末将拼死夺得一匹马,提上大刀在几名铁卫的护卫下,杀出了重围,单骑逃回。吐蕃人几乎就将两万凤翔唐军围剿殆尽,泾原李晟远在数百里之外,根本来不及救援。就这样,我匹马单骑逃了出来,眼看着凤翔府也没法守下去了,只好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双手握在身后,却已是拳头捏得骨骨作响,咬牙切齿地恨恨道:“空谈误国!……如果不是朝堂这一次的瞎指挥、轻信吐蕃,凭你和李晟的能力,怎么可能招致平凉兵败之辱!”

“哎!……”浑又是重重的一锤腿,唉声叹气好不气恼。

李世民微眯着眼睛寻思了一会儿,突然一下睁大了眼睛,沉声道:“浑,更衣。与本王进宫!”

“如此深夜,殿下要闯宫么?”浑惊愕不已。时过酉时,再想进宫可就难了。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情,这时候进宫那就是闯宫,算起来可是要治罪的。

“军国大事,关乎存亡。本王寓居数月不管国事,这时候也顾不得太多了!”李世民重哼一声,“等会儿我让俱文珍伺候你更衣收拾。现在我去搬请颜老太师。稍后,我们三人一起去闯宫见驾,务必在天亮上朝之前,将这件事情先跟皇帝说清楚。不然,等张延赏等人收到消息先告了污状,这件事情又难说了。”

“是!”浑抱拳就应了下来。

李世民叫俱文珍去给浑更衣,自己却跑到了武元衡房间里,跟他把这件事情说了个清楚。武元衡思索了片刻,说道:“殿下此举,应该可行。平凉败盟凤翔府失陷,剑南、东西二川就此被割断,肯定也会战事突起。这一次,说不定就是殿下的大好机会!”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凛然说道,“平凉之败,西部防线就出现了大漏缺,长安直接面临威胁。剑南四川一带,不久也必然会战火遍地,吐蕃肯定趁机前来打劫。这个时候朝廷肯定是要派人出去督战指挥地。现在再不出手,我怕就要错失大好时机了。”

“殿下言之有理。”武元衡一拱手,说道,“眼下正是大好的时机,殿下一定要把握。如能获得兵权带兵出征,平复凤翔之后再前往剑南道督战,一切大计都可以按步实施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点头:“好!我现在就去搬请颜老太师,约他一起深夜闯宫见驾,说明此事!”

“嗯!”武元衡也是神色凛然,眼神中略带兴奋神采。

李世民出了武元衡的房间,感觉身上又有了那种久违的冲劲与热血沸腾的感觉。他换上了许久不穿地紫色鹿龙袍,戴上了三梁进贤冠,与浑一起出了门,直奔颜真卿府上去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