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另有图谋(2 / 2)

“也就是说,殿下眼前所设下的这个埋伏,亦虚亦实了?”武元衡说道。

“不错。”

中军推进了数里,正到了一处小土坡边。李世民让大军止住,自己和武元衡来了一处高点,凭高而望。黄沙之中,隐隐可以到极远处地岐山与一些城镇影像。二人静静的站在此处观望,静候前军浑的消息。

过了许久。武元衡开口说道:“应该快有消息了。”

几乎就在此时,前方一片平川上奔来几骑,大声呼喊着:“报——”飞马奔到军前。野诗良辅接了消息,迅速派人送到山坡上来。原来浑成功的将吐蕃兵马勾引了出来,正快速朝大军埋伏圈中突进。但人马只有五六千。

武元衡不由得一笑:“来是来了,可人数也未免太少了。看来对方也很狡猾呀!”

李世民拧眉思索了许久。说道:“传令下去,左、右翼的骑兵,好好埋伏不要出击。中军揠旗息鼓退后十里。让浑翻身回去与吐蕃大军死战一回。吐蕃人,不会纠缠不休地,打不了多久,就会回撤。”

武元衡略自一惊:这样一来,浑可就危险了!但一思索他后面说的那句话,顿时觉得有理,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看来我军在试探,吐蕃人亦在试探。他们可能意识到了会有埋伏,于是派出了这样一支部队来试探我们的虚实。殿下让浑翻身回战却不出援兵,意在混淆他们的视听么?”

“不错,伯苍果然是我知己!”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武元衡一眼,说道,“用兵之道,就在于让敌军难辨我军虚实。虚而实之,实则虚之。如果这一回来地是大部兵马,我这包围圈可就要张开大口将它生吞了。现如今游进来的只是一条小鱼,我就按捺不动,他让迷惑一回。浑三千人马死战吐蕃五六千铁骑,是有点悬。不过有我大军从旁支持他底气足得狠,吐蕃人意在试探随时就想着撤退。这一场局部的小战,我军必胜。”

武元衡笑叹起来:“妙哉!”

不久以后,正在诈败地浑突然听到一阵巨大的鼓声,喝住退回的骑兵,大声疾呼道:“兄弟们,吐蕃小儿进了咱们的包围圈,杀回去,与之决一死战!”

三千铁骑跑了一个弯道回旋,势如奔雷的朝紧跟后方的吐蕃骑兵冲杀而去。

吐蕃人追了十余里,一直心中忌惮要中埋伏。这时看到浑翻身杀回,顿时醒悟:还真是有埋伏!

两拨骑兵冲势极猛,吐蕃人还来不及止住后军,浑已然杀到了身前,无奈只得暂且应战。

浑勇冠三军,本就是一员厮杀疆场的猛将。再加上之前平凉败盟,心中憋屈了太多的闷气。这个时候,他就如同出匣地猛虎,身先士卒的挥舞着大刀,杀进了吐蕃重围之中!

雪刀亮起,手起刀落,人马俱碎!

吐蕃人虽然人人勇猛,却也难挡威猛如虎的浑。眨眼间已有五六人被浑劈碎于马下。将勇则兵勇,三千唐军铁骑都深信后方有大军增援,士气如虹的冲杀进来。一轮骑射箭雨下来,吐蕃大军猝不及防人仰马翻,先失了一阵。

没多久,两拨人马就混战在了一起。吐蕃勇士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略强于唐军地。可唐军装备优良再加上眼下士气正旺,弥补了一些个人战斗力的不足。两拨人马厮杀成了一片,一时倒也难分伯仲。黄土地上血雾喷洒,肢体飞扬。

李世民驻高观望,见浑一时难以取胜,下令道:“擂起鼓来。大声呐喊。”

四面八方埋伏地兵马,有鼓的擂鼓,没带鼓的齐声呐喊起来。顿时,战场四周鼓声大作,吼声如雷。吐蕃人不明虚实,以为唐军埋伏的兵马就要一起杀出,顿时吓得心惊胆颤,无心恋战。

一阵牛角吹响,吐蕃骑兵开始败退,如同潮水一般朝后方飞快闪去。

浑出了胸中一口恶气,怒挥长刀将一人连头带肩砍碎,大声喝道:“兄弟们,追!杀光这群杂碎!”

三千先锋骑发出巨吼,奋马狂追,一阵砍杀。

“放箭!”眼看着有许多吐蕃人要逃走,浑又下了令。

一轮箭雨铺天盖地而来,又有数名吐蕃人惨叫落马。受惊了的马匹仓皇四遁。

站在高处的李世民心静如水,将眼前一幕看得清清楚楚。浑追出一段以后,李世民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追得正起兴,浑突然听到后方传来鸣金之声,愕然不解。但军令如山,他当即下令:“撤退!前军当作后军,弓箭掩护。后军回身当前军,层层撤退。”

李世民看到浑有条不紊不慌不忙的撤了回来,挑嘴微笑道:“浑,还真是一名沙场宿将。临胜不骄,进退有序。”

武元衡在一旁说道:“这一仗,也算是小胜一局,博了个开门红。不过,吐蕃人果然奸滑呀!看来他们的目的,真如我们所料的那样——扼险而守,意在剑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