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鏖战大金川(二)(2 / 2)

“妙、妙啊!”李世民哈哈地大笑,“看来伯苍与我,真是想到一起了。我也正是这样设想的。正如你所说,如果我们在这样一处险阻的地方视而不见。也未免做得太过明显了。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在这里布下一道防线。和他吐蕃人在这里纠缠一下,做出死守的模样。他们如果强攻,我们就败退,吸引他们进入乌蒙山包围圈;他们如果绕道。我们就在乌蒙山以逸待劳。杀他个人仰马翻!”

武元衡也呵呵的笑了起来,心中总算是略微放松了一些。这两天来,为了选择伏击战的地点。他们这些人可谓是餐风宿露,变得跟野人一样的在山间摸爬滚打。

接下来,二人又在峡谷一带细致地考察了一番。在可以设下防御工事的地方,用砖石做下了记号。然后沿着来路折回,又将乌蒙山一带的地形,详细的做了一番考察。

回到维州后,李世民马上擂鼓聚将,召唤众人前来议事。也就是在这时。前方探子回报,吐蕃大军正在抢渡黄河,估计最多三天的时间,大军就能完全开抵到维州来。

时间紧急,李世民马上下令:野诗良辅率领一万步兵。埋伏到乌蒙山一带地山林上。多准备引火之物与弓箭。高固率领五千轻骑,在乌蒙山以南二十里的山坳中埋伏。只带干粮不许升火。随时准备接应野诗良辅的大军,打好伏击战。李世民自己,则是率领五千飞龙骑,星夜出发火速开往大峡谷,构建起防御工事。剩下的兵马,全都交给了武元衡,让他坐守州城,随时准备接应前面三方大军。

玄门关大开,飞龙骑策马奔出。李世民心里清楚,时间紧迫,吐蕃人比想象中的来得要快。如果慢上片刻,这个计划就很有可能泡汤。现在还不清楚吐蕃地大军的具体情况和动向。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有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三千骑一夜狂奔,马匹都要累得虚脱了。终于在天亮时,赶到了大金川峡谷。略作休息之后,李世民不敢拖延。马上亲自带领士兵们,开始砍伐树木筑起营寨城防。忙碌了整整一天,三千人几乎都要累到发晕了,才将一个横亘在峡谷间的防御工事构建完毕。这个时候,维州也派民夫送来了一些防守器械和粮草。防御工事上大张旗鼓,做出了一副死守不退地架式。

好在时间赶得够早,李世民手下的这三千飞龙骑,获得了一天一夜的宝贵休整时间。接下来,前方埋伏的暗岗暗哨,不停的送来消息。说吐蕃近三万大军已经完全渡过了黄河,正在南岸集结待命,准备向维州挺进。峡谷防御工事前方,也时时可以看到吐蕃的游骑在游弋探路。李世民故意放过了这些斥侯,好让他们将这里的消息透露给后面吐蕃大军。

这天清晨,峡谷关哨前,来了几名骑兵。这一次很奇怪,他们不是打探了消息就仓皇逃走,而是径直朝关哨前走了过来。

李世民亲自上了关哨前的箭楼,朝下面观望。

来地几骑,明显都是吐蕃人。他们走到关哨前,听到一阵拉起了声响停住了脚步。其中一人用十分坳口的汉话喊道:“我是吐蕃赞普派来的使臣,有重要的事情要见剑南西川节度使李谊!”

“放肆!”守在城头最前的一名副将大声吼道,“汉王地名讳,是你这个蛮子能够直呼的吗?报上名来,你是什么鸟!”

那人被吼得一愣,大概听不太懂这个副将话里地意思,回喊道:“我不是鸟!我是尚图尔悉,是赤松赞普派来的使臣!”

几个唐军士兵忍不住嘻哈的笑了起来。那名副将马上跑回来将消息报告给汉王。

李世民冷笑了几声,说道:“让那几个蛮子进关来吧。本王在中军帐见他。”

收起,栅栏打开。几个吐蕃人犹豫了一阵,骑着马走了进来。几名唐军士兵挺起长枪拦住他们:“大唐军营里,不许策马奔腾。都下马来!”

尚图尔悉有些恼怒的叫道:“我是吐蕃来的使臣,是上国来的贵客,我应该有特权!”

“下马,否则杀无赦!”那几名飞龙骑士兵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扬铁枪,怒声喝骂起来。

尚图尔悉被吓得一震,只得气愤的下了马,连兵器都被收剿了起来。然后,几个人徒步朝中军帐走去。

李世民大马金刀的坐在中军帅帐里,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几个趾高气扬走过来的吐蕃人。

尚图尔悉走到帅帐里,四下扫视了一眼,颇有几分倨傲的说道:“我是赤松赞普派出的使者尚图尔悉,要去成都见你们的汉王。请问将军如何称呼?”

李世民漠然的瞟了这个蛮子一眼,说道:“我就是大唐汉王,你所说的那个李谊。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

尚图尔悉明显的一惊:“你就是汉王李谊?这么年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