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胆的决定(2 / 2)

徐战与马勋都皱起了眉头,纷纷说道:“维州一战。我军惨胜。虽然赶跑了赤松德赞,可是我军伤亡也十分的巨大,而且将士们都十分的疲惫了。如果赤松德赞卷土重来,我军的元气尚未恢复。到时候……可就真地有些难办了!”

李世民眉头紧锁,慢慢的踱起了步子。

所有人。都将眼神定格在他的身上,屏气凝神。

半晌后,李世民突然一下睁大了眼睛。快步走到地图前,死死盯住了鄂陵湖与积石山一带。终于,他说出了一句话-

“以攻代守,主动出击!”

众人大惊失色,都被一时吓住了,不敢吱声。

李世民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切断这一批援军与粮草。与赤松德赞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阻止他卷土重来。”

武元衡愕然道:“殿下是想……孤军深入,直捣鄂陵湖?”

“没错!”李世民沉声说道,“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否则。西川又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浩劫。我打算亲率飞龙骑,翻越紫山急袭鄂陵湖。”

“殿下!”徐战惊声急道。“殿下切不可亲身前往!上一次史敬奉烧了那里地粮草,这回吐蕃人一定严加戒备。而且这一次,他们有六七万大军随行,此行将会万分凶险!末将对鄂陵湖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就让末将去吧!”

武元衡也说道:“臣下也认为,此行实在太过凶险。孤军深入鄂陵湖,随时有可能陷入吐蕃人的包围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殿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我已经考虑得很久了。”李世民神情坚定的说道,“两军交战,不用奇兵、不用险招,只是正面拼杀是难取大胜的。今日地这个局面,让我想起了昔日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若不是曹操奇袭乌巢,哪有可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今天,本五就效仿一次古人,也来一次急袭鄂陵湖。”

武元衡仍在坚持:“赤松德赞绝世枭雄,不是袁本初那种人可以比拟地。更何况,吐蕃人之前曾在鄂陵湖吃过一次亏,肯定会严加戒备。”

“正因如此,吐蕃人也多半料想不到,我会再次奇袭鄂陵湖。”李世民说道,“这样,或许正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如果坐等赤松德赞得到这一批兵马与粮草恢复了元气,到时候一切悔之晚矣。克之,这一次你与本王同行。我们率领一万飞龙骑,急攻进取,打一个长途奔袭战。与此同时,马勋与云南王,率领三万联军,做势主动出击详攻叠州,以分散赤松德赞的注意力。伯苍,你与高固、野诗良辅,紧守维州。不管我们遇到多么凶险的状况,也不许弃城出击!”

众人一阵愕然……这一次的军事计划,也实在太过大胆了一点!

徐战正色说道:“殿下,你身为帝胄万金之躯,更是西川的掣天支柱与万民寄托,万不能亲身犯险。末将虽然本领低微,但好在对吐蕃无比熟悉。请殿下允许末将单独率军出击吧!殿下只需坐镇维州、统筹一切即可!”

“不行。”李世民眼神炯炯的看着徐战,认真说道,“并不是我信不过克之的能力。只是这一战……除了凶险,更难的是要做到进退有序。何时该进,何时该退,难于把握。你是将军,举手投足之间总会有些难于取舍。到时候时局不利,说不定你就舍身报国与敌决一死战了。可是,这一次地奇袭并不是去拼命送死。重要的是达成目的,临机应变颇为复杂。我是主帅,到了前方才能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决定。所以,你也不要坚持了。诸位,也不要有什么疑惑了。本王自己知道,孰轻孰重。当日曹孟德手下何尝没有大将能人?可他还是亲自率人奇袭了乌巢。与我们今日地情形,颇为相似。”

武元衡轻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既然殿下主意已定,我等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请殿下即刻升帐议事,将军令下达给众将吧。另外,殿下身上的伤势仍然没有痊愈,还是要一切小心才是……”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放

维州军营里即刻升帐点兵。

李世民让马勋与异牟寻清点了三万兵马,准备北上详攻叠州。自己则是在飞龙骑当中,挑选了一万名身强体健没有受伤地精锐,每人只带了十日干粮,准备出征。

墨衣自然免不了一阵忧心忡忡,但也不敢出声阻止。只得等到汉王忙完一切准备出征时,才找到了他。

李世民自然知道墨衣的心思,免不得安慰了她一阵。墨衣也倒也没表现出什么。至从上次维州一战后,她知道汉王不喜欢女人期期艾艾的。只不过,她坚持让李世民,带上独孤凡一起前往。

“独孤凡?”李世民看了看屋外那个盘腿坐在那里的怪人,说道,“他会愿意跟我一起?”

“会。”墨衣肯定的说道,“殿下以后会更了解他的。其实……我大哥,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

“那好吧。”李世民微微一笑。心想,这样或许会让你安心一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