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决不妥协(2 / 2)

众人玩乐得正起劲头,俱文珍小跑过来。在李世民耳边说道:“殿下,成都府韦皋派人送来急信。说有吐蕃使者,已到成都。”

李世民寻思了一下。不由得微微一笑,对武元衡和薛存诚说道:“伯苍,资明,吐蕃人来找我要东西了。”

薛存诚老气横秋的冷笑一声:“他要就给他好了。还有二万多俘虏誓死不降,关在牢里天天吃喝拉撒,也难于伺候。”

武元衡想了一想,说道:“怕是没这么简单。吐蕃人除了要俘虏,肯定还会要马匹军资这些东西。之前朝廷曾下过旨令。大唐与吐蕃盟好,要归还俘虏与马匹的,他们自然是打蛇上棍,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赤松德赞想要,至于给不给。就得我说了算了。”李世民傲然的说道,“俘虏可以拿去。但必须有等同人数地汉奴来交换。马匹?一根马毛也别想要去。这一次我大唐打的是胜仗,没叫他赤松德赞赔点好处,算是给了极大的面子了。”

武元衡微微皱眉:“话虽如此……就怕赤松德赞避实就虚,通过皇帝给殿下施压。据我所知,李晟等人迫于皇帝的压力,已经不得不释放了会、原、渭三州的俘虏,送回了大部份地马匹,甚至还给还了一些粮草和金帛。这三地的百姓军民,怨气冲天。”

李世民挑起嘴角笑了一笑,说道:“李晟他们这样做,也是没办法了的事情。可我跟他们不同。朝廷地圣旨,来了就接。可具体怎么做,还得要根据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做些变通。有些事情,朝廷非要横加干涉,我也会置之不理。”

薛存诚惊咦了一声,急忙道:“这么说,殿下是要公然和皇帝撕破脸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我是不会主动去撕的。他非要闹决裂,我也不回避。这一次的西川战役,皇帝与朝廷屡出昏招,已是大失民心。他们一些错误的决定,我怎么能盲目的苟同?皇帝不顾民意,我莫非也要跟着一起犯错吗?”

武元衡摇了摇头,说道:“的确……朝廷在这一次的西川大战前后,做出了许多错误地决定。若不是汉王力挽狂澜击败了吐蕃人,相信这一次,大唐就要蒙受灭顶之灾,仕人百姓再也信不过朝廷了。恕臣说句大不敬的话……现在大唐的天下,汉王的信望,远比皇帝和朝廷还要高。所以,皇帝也必然会死死盯着汉王的一举一动,深深忌惮。殿下,也该小心谨慎才是,不要主动去挑起争端,以免再生战事。”

“我自有分寸。”李世民拿起一个酒杯,在手中慢慢地把玩,眼神中星芒闪烁。

第二天,李世民可没有去成都府衙见什么吐蕃使者,而是让人将他传到了汉王府来。吐蕃使者,还挺眼熟。正是那个被送回吐蕃,换回了徐战尸首的吐蕃宰相尚悉东赞。

尚悉东赞见了李世民,自然是胆气不足,连大气都不敢出。他照本宣科地说完了赤松赞普的原话,就站在那里不多话了。

李世民端坐在上位,不停的冷笑,然后说道:“尚悉东赞,看来你们的赞普是有意要惩罚你呀,居然让你来担任使者。他以为,本王肯定会对你大加羞辱对吗?呵,本王偏偏对你礼尚有佳——来人,看座,上酒宴。”

尚结赞惶惶的行礼道:“多谢汉王。”

李世民拿过赤松德赞的手书看了几眼,说道:“尚悉东赞,赤松赞普实在是个有趣的人。两国和盟,他没有表示任何一点东西,只在张手向我要俘虏、要马匹还要钱要粮。怎么,把我李谊当成傻子么?”

尚悉东赞低声下气的说道:“临行时赞普曾言,大唐的皇帝已有圣旨下达,让汉王殿下如此做事……其他的,老臣也知悉不多。”

“哼!”李世民提高了一点声音,说道,“两国战后和盟,历来都是战败一方赔偿对方的损失。从来没听说过,打输了还厚着脸皮来要东西。更何况,这一次的和盟,根本就是你们吐蕃主动提出的。眼下,却是一点诚意也没有。赤松德赞,也太小觑大唐,小觑我李谊了!尚悉东赞,请回复赤松赞普。马匹,没有;粮草钱帛,我自己也手紧,一个铜板也不会给。俘虏,可以送回一部分。但前提是,一名吐蕃俘虏,必须有一名汉奴来交换。而且,只算男丁。与此同时,男丁的家属妻儿,必须同时送回。少一个条件,我也不答应。半年之内,吐蕃没来交换俘虏,我就将那些天天吃闲饭的俘虏,像砍瓜切菜一样的宰了,节约粮食。”

尚悉东赞已是满头大汗,连连咋舌道:“这、这……”

李世民站起身来:“没有这或那了。这就是本王给赤松德赞的回答!你好吃好喝的休息吧,本王不奉陪了。告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