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帝都,长安!(2 / 2)

最后,严震总算是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静了半晌,说道:“殿下。其实老朽还有一件消息告诉你。”

“什么?”

“就在六日前,颜老太师……仙逝了。”严震的声音很是低沉,透出无尽的伤感。

“什么?老太师他……”乍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也颇感震惊。

颜真卿去世了!

“是地……”严震的声音有些嘶哑,伤感的说道,“老太师八旬高龄,仍然老骥伏励,志在千里。近一两年来,殿下的事情在大唐天下闹得沸沸扬扬。老太师身患重病,也四处为殿下奔走。实不相瞒,如果不是老太师亲自来过一趟兴元府。之前的西川保卫战,老朽还未必就会发兵帮助殿下。可惜啊,这么好地一个人,就这么去了!”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心中也忍不住有些酸楚和难过。连连摇头道:“的确是很可惜。失去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老太师仙去,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啊!”

“哎……”严震长叹一声。“我与老太师,相识相知数十年,还从来没有看到他这样过。为了一个人,不顾自己老迈将死,亲自到兴元府来游说我。其实……他只要写一封信来说说,完全就可以了。可是,老太师就是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他怕信在路上出问题。而且……用他自己地话说,这么重大的事情要请我帮忙,如果不亲自来,不能体现出诚意。诚意、诚意啊!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乎这东西呢?”

“我在乎。”李世民淡然的说道,“人无信不立。我从来都是最在乎诚意地。”

“殿下,不是老朽罗唆……”严震不无担心的说道,“皇帝对你的忌惮,几乎是天下皆知。你有诚意赴京和解、洗脱误会。他却未必有诚意会相信你。所以,你此行必然会万分的凶险。你……你可以作好准备啊!”

“严公不用担心,没事的。”李世民自信的微笑。

严震略略点了点头:“殿下歇着吧,老朽告辞了。他日到了长安……烦请殿下在老太师的坟头,替老朽多烧一柱香啊!就说……用不了多久,老朽就来陪他了。上次他来兴元府,我们的棋还没有下完呢!”

“嗯,一定!”

看着严震苍瘦地背影,李世民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伤感。

颜真卿,严震这些人,都是大唐天下的名仕、能人。可是这些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焕发出多大的光彩。现在死的死,老地老,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天下从来不乏千里马,缺地只是伯乐!

李世民的眼中,精光流溢。

第二天,李世民与马燧不顾严震的力劝,离了兴元府,坚持起程了。出了山南道,路就好走一些了。大概再行军半月,可到长安。

离长安越近,李世民心中就越发的感觉有一股特别的思绪要涌起。

长安……几年前离开这里的时候,何尝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回来?

真是苍海诡谲,世事难料!

与此同时,马燧的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这一次皇帝可是派他出去征讨西川的,没想到却反过来和被征讨对象合作了一把。也不知道,皇帝对这样的事情会怎么理解、怎么看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的事情到头来,就是“君”心里不痛快。

众人各怀心思,一路到了关内。长安,已经近在咫尺。几乎就可以嗅到长安城中特有的那种奢靡味道。清晨的薄雾之中,巍然磅薄的长安城,俨然如同沉睡了的巨人,纹丝不动。远远看去,巨大的城池仿佛就屹立在天地的尽头,脚踏沃土头顶苍穹,透出一股雄浑与大气。

每每看到长安城,李世民心中都会忍不住想起自己在这里发经历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前世身为秦王还是皇帝,仰或是今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来。

长安啊……我又来到你的眼前了!苍天厚土,这一回我又会经历什么样的是非和命运?!

十余万大军集结整队,准备扎下营寨,听候圣旨行事。

李世民和马燧策马立在高处,展目看向长安。

“殿下……到长安了。”马燧长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你还有最后的机会现在折回。放心,没有人会知道,你曾跟随大军到了关内。末将只是不想,殿下将来会后悔。”

“放心,我不会后悔的。”李世民脸上泛起自信的微笑,“我这人,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太喜欢后悔。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没什么可后悔的。马大帅——送本王入京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