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玄武门的宿命(2 / 2)

重生为人。转眼这么多年已经过去了。从一开始,自己就矢志要匡扶这个危急地大唐。而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迟早一天会与皇帝发生冲突。

虽然他对这个无能的子孙没有任何的好感……可是,前世玄武门的血,依旧还在眼前。

无论当初李元吉与李建成是如何的心狠手辣不顾亲情。也不管后世对他李世民是如何评说……唯有李世民自己心里清楚,那一次的玄武门事变,是他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

沧海轮回,莫非到了这一次,还要再来一次玄武门、再一次手刃自己地亲人么?!

李适、李诵。你们的能耐还比不上李建成和李元吉。既然大局已定,我愿意饶你们一命。也算是……报答你们之前对我这副躯壳的各种恩情。

仁至义尽,只能这样了。如果不是因为玄武门心结。你们又如何能够活到今日?……

滚滚的铁蹄,震碎了百年古都的清静之梦。数百万百姓心惊胆颤,全部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李世民带人杀到青龙门地时候,这里的皇城守兵早已将大门打开,全部跪地恭迎汉王进宫。

进到城中,看到官员、宦官和宫女杂役们,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一起在哀声喊道:“汉王饶命!”

李世民让手下军士不得伤害其中任何一人,对那些跪地的人说道:“都起来吧。本来不是来残害生灵。是来为大唐清理门户的。你们都是无罪之人,没必要担心自己地生命安危。即刻起,你们各归原职,不必担心任何问题。皇城之中,一切轶序照旧。”

“多谢汉王!”这些人感激涕零。连连跪地叩头作揖。

“谁来告诉我,皇帝在哪里?”李世民平静的说道。“本王……想见他。但是你们放心,本王绝对不会伤害他。”

众人犹豫了一阵,其中一名宦官爬上前几步,惊乍乍的说道:“小人曾是皇帝跟前地近侍宦官……大约半个时辰前,皇帝和太子,带着后妃家眷,在五六百名皇城御林军的保护之下,朝大明宫玄武门去了。”

李世民的眉头轻轻皱起:又放弃了龙阙皇城不要,独自逃命了……

“罢了,本王知道了。”李世民让那些跪着人各自散去,然后对手下的将士们下令道,“严格封锁皇城,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保护城中一切财产和物资,敢有擅动者,格杀无论!”

此时,李晟和汉王府的铁卫们,也分别从朱雀门、白虎门杀了进来。

三拨人马,在西内苑会合,已经直接面对大明宫了。

李晟说道:“殿下,末将刚刚已经派人搜查了东宫,没有发现太子一家人等。东宫里,仅剩一些宫女和宦官了,没有兵甲,府库里也几乎被搬空。看来,太子已经带着家眷逃走了。”

“我知道。”李世民淡然的说道,“皇帝和太子,已经带着一些军队和自己的家眷,从大明宫玄武门逃走了。”

李晟默然无语。

“前去清扫大明宫吧。记住,尽量不要杀人。”李世民语气淡淡的对李晟下令,“所有人,不得踏出大明宫玄武门半步,不许追赶皇帝。违令者——斩!”

“是!”李晟一挥枪,带着所有兵马冲出了西内苑,开始向大明宫中突击。

李世民地身边,仅剩了汉王府的那十一名铁卫。

他勒转马头来,回头看。

西内苑的南面,就是太极宫玄武门。也就是当年,成就了太宗皇帝的那个玄武门。

李世民缓缓的策马前行,走到了玄武门宫墙之下。

皇城保养得很好。城砖依旧结实而又华丽,城墙高大威严,似乎看不出什么岁月地痕迹。空荡荡的西内苑中,仅有他们十余人。

可李世民仿佛看到,当年那一场惊心动魄地剧变正在眼前上演。往来飞奔的铁骑,空中乱舞的刀枪和飞翔的箭矢。以及,声声惨叫,和漫天的鲜血。

时隔百年,太极宫玄武门的血,似乎已经干涸或是被擦去。可是隐埋在了它华丽外表之下的血腥味道,仿佛仍然能够清晰的闻到。百余年后,大明宫的玄武门,成了一道生与死的分水岭。

皇帝等人想要活命,唯有在李晟的大军席卷大明宫之前,逃出那一条线。

李世民轻扬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玄武门……宿命!”两次人生,两次兵变。上一次是突发事件,参预玄武门之变的人数并不太多。但是,战斗却是十分的惨烈,结局也相当的悲惨。这一次,却是有十万兵马全面投入战斗。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是手握绝对的优势——但是,他却没有赶尽杀绝。过程虽然比玄武门之变要宏大和惊人,但是结局,肯定不会像那样惨烈。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取你们的性命……我只想要我应得的东西,这就够了。”李世民轻手抚在墙砖上,喃喃自语,“为什么,你们这些人总是要逼我做一些,我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们莫非不知道,等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时……我们彼此,都不会好过……”

李晟率领的兵马,宛如怒涛在大明宫中席卷而过。

玄武门前,落日的余辉洒在城头,将李世民的身影,拉得很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