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皇权与霸业,不相信眼泪(2 / 2)

马燧微微的苦笑:“当今天下最重要的人,全在这里了。末将不敢大意,只好亲自巡了一夜的哨。殿下,刚刚长安汉王府里,有人送来了消息。说西川武元衡,已经率领了五万人马到达长安。驻扎在长安西面十里军屯,等候殿下军令行事。”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动:武元衡来了。好快啊!我自己地人,终于到长安了。加上先前就已经赶到长安的李晟、李怀光、浑和严震的四支大军,和马燧手下的十万大军,关内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二十三万之多。而这兵权,将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传本王令……让武元衡地部将野诗良辅率领剑川军飞龙骑,加上李晟、李怀光、浑、严震四军的所有正规骑兵,前来终南山迎驾。”李世民说道,“午时之前,务必布好三十里马军大阵,恭迎陛下回京。”

“是!”马燧拱手应诺,带着身边的将军们去传令办事了。

李世民朝皇帝和太子地帐蓬走去。李适和李诵的一些妃子和子女,都聚集在不远处的一个帐蓬里,掀开了闱帘,远远的打量着汉王,没有一个人说话。李世民朝那边看了一眼,众人眼神中一阵惊惧,闱帘马上放了下来。

李世民微微苦笑了一声,站到了帐蓬外,拱手拜道:“陛下,儿臣李漠求见。”

过了半晌,才听到里面传来李适疲惫而苍老的声音:“进来罢。”

李世民走了进去,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吃了一惊。

李适,似乎一夜之间老了二十岁!

其实他现年还不到五十岁,之前一直都保养得还算可以,看起来顶多三十五六。可是现在……他甚至比马燧还要显老。脸上毫无光彩,眼神黯淡,举止痴呆迟钝,甚至连头发也变得灰白了一层。

李适轮动了一下眼球,神情木然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自言自语一般声音枯涩的说道:“文安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李世民地脸皮轻轻抽动,静默无语。

李适双手支在榻上,无奈的摇头苦笑:“朕真的是太没有用了,根本就不配当皇帝。唐安重病,朕居然都不能给她治病;文安要出走,朕也留不住她。朕连两个女儿的父亲都当不好,又如何能当好天下人的父母?”

李世民静静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的李适,哪里还是之前那个让自己厌弃地不肖皇帝。他只是……一位父亲。一位接连失去了女儿、然后被儿子背叛的父亲。

“父皇……我们,回京吧。”过了许久,李世民才拉开了话匣,静静的说道,“十万铁骑,前来终南山迎驾了。”

“有必要么?”李适呆愣在那里,痴痴的说道。“一根麻绳就能请朕回京了。你这是在向关内的皇族仕人,显示你的绝对武力、向天下人炫耀你地威风吧?”

李世民铁冷着心:“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你知道的,现在,没有比绝对武力更能让关内帝都安宁的法子了。只有关内平稳,我们才可能抵御外寇。”

李适苦笑了一声,轻轻的摆了摆手:“那好吧。走吧。你出去,朕要更衣。为了照顾你的颜面和威风,朕也要顾一顾自己的颜面。”李世民转过身来,准备朝外走。

背后,传来李适枯涩而低沉的声音:“你地冷酷和绝情。真的是令人发指!”

李世民周身微微一震停顿了一下脚步,又大步的走了出来。

冷酷?绝情?

这也许就是我李世民,与你的区别所在。

有些事,有些时候,这心肠该硬的。就得要硬起来。我地眼里,我的心中,永远比你装着更多的大局和天下。我之所以不杀你和太子。更重要的原因是时局需要,顺带着兼顾了一下私情。

要想做大事,又不肯牺牲自己的感情,那是绝不可能地。

没人能懂得我的心。你们不懂李世民,也不懂现在的李漠。人人都在说,天下是皇帝地。其实……皇帝,也是天下的,他并不该只属于自己。他注定了要迷失,要做出旁人无法想像和理解的牺牲。

要想专心的去当这个皇帝……就要先用冷酷这把利刃——将自己的感情阉割!

第三卷终

以下免费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声:人性真是复杂而又多面的。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准确的把握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卷结束了。很长。也写得比较慢。

除了停电、身体不佳等等这些原因。我想这本书写作地高难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的。我是一名快**。一天万字很容易。可是很多的日子里,我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确是很耗脑力、很考验功底。

一个简单的计谋,一个小小地布局,包括历史上微小事件和并不出名的人物,都需要反复地考证、推敲和思索。如果说上本书《武状元》可以用一气呵成来形容,那这本书真的是精雕细琢。所以,偶尔有更新慢的时候,大家要谅解。要堆彻字数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是,我的目的是为了写一本大家看了不后悔的好书。至少也是要对得起自己。

毕竟,这不同于一般的现代人的YY穿越文。写得比较累。李世民这个人物,也很难把握很难塑造。

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有一个李世民的形象鲜活的存在着。

我所要做的,就是按照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领悟他,理解他,然后……重塑他。

霸道、机智、果断、骁勇、仁义、多情、博爱,与此同时又喜好女色、贪婪、诡谲、狡诈、甚至是虚伪和冷酷。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世民?我想,都是。

人么,本来就是挺复杂的。更何况,是一个那样出色而又特别的男人。他如果是纯粹的,恐怕历史也不会在他的手中出现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本书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已愈百万字。虽然一直写得很累,但在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之下,我算是坚持了下来。也可以说,我也渐渐的写出了感觉,本书也渐入佳境。

其实,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历史上,最光伟大和强盛的王朝,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甚至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这不得不说,是子民的一种遗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