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霸道与王道(2 / 2)

“治,是肯定要治的。也未必就是非要用这样霸道的法子。”陆贽说道,“臣读史书,闻贞观初年时,大臣封德彝也曾向太宗皇帝提出,以霸道治国。当时朝臣持支持意见的居多。唯有魏征,劝太宗皇帝以王道治国。以诚、以信、以德服人。后来。太宗皇帝最终采纳了魏征地建议,这才有贞观之治的到来。现今的大唐,比贞观初年时更加混乱、更加不稳。再欲推行霸道政策,势必激起各地方的强烈反抗。到时候,滚滚巨涛来袭。陛下在龙椅之上,还能坐得安稳么?”

“陆贽。你太放肆了!”张万福恼羞成怒的喝道,“你居然敢说皇帝陛下会坐不稳江山?!”

陆贽瞟了张万福一眼,并不回应。

这一下,众人都没有出声,而是屏气凝神地等着皇帝将会如何裁决。

李世民平声静气的看了台下二人一眼,说道:“朕刚刚才说了,勿以己论而废人言。但凡忠言,势必逆耳。朕都听得下去,倒是有做臣子的听不下去了。”

张万福又跪了下来:“老臣……知罪……”

“赦你无罪,不可再犯。”李世民说道,“朝堂毕竟不是军队里,不要这样大吼大叫的咆哮。有理不在声高。”

张万福惶恐不安的站了起来,退回站到了班列里。

李世民扫视了朝堂中众人一眼,说道:“刚刚朕说过了。吏治整顿,那是势在必行地。只是究竟如何整顿,还需要一个切实妥行的法子。你们,都一一的给朕说一说,你们心中地想法。别告诉朕你们没有想法。都是做官的人,谁还不明白现今官场上有什么问题么?必须说。”然后,李世民看向了站在武将之首的李晟,说道,“李晟,你先说。”

李晟是二品宰相,现今这朝堂上有实权的官员中,他的品衔最高。自然他先发言。

李晟有些犹豫的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张相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乱世当用重典,也是有例可循的。当年诸葛武候入蜀为相,也是严明刑罚以律治国;皇帝陛下在西川之时,也是严整吏治、重典律民。这两次,都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所以,微臣同意乱世用重典地措施来整顿吏治。”

浑、李怀光和其他一些将军们,都纷纷站出来,表示赞成用严刑律法和酷吏来治吏。

李世民也不急于拍板定案,又说道:“武元衡,你身为吏部尚书,治吏的事情是你的本职所在。你给朕说说,该怎么办?”

武元衡站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将眼神投到了他的身上。这个平常总是一身清爽白衣装扮地书生,穿上了绯色袍服,仍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谁心里都十分地清楚。虽然武元衡现在还只是一个吏部尚书连宰相都不算,可他在皇帝面前是最有发言权,也最受重用和信任的。他的态度如何,将给这件事情的最终定案带来很大的影响。

武元衡拱手拜了一拜,朗朗说道:“回陛下。微臣以为,现今要治吏,唯有以霸道辅之王道,才能推行。但是,王道将是今后长期治吏的一个基本措施。”

李世民心中暗自一笑:不愧是武元衡!总是能在这种时候,出面替朕说出一些朕想说,却又不方便去说的话来。

“说一说你的想法。”李世民的表情却是依旧平静。

“遵旨。”武元衡说道,“如张相公所言,现今大唐的吏治,的确是十分的与堕落。贪污与侈奢之风盛行,官员之间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已是公开的秘密和官场规则。就算是想当一个清官,也是难以作为,最后只好以不作为的态度苟且偷生,否则就会被大环境所排挤。这样的处境如果再不加整治,定然会让大唐积重难返,走向崩溃。但是,如果用太过霸道的手段去整顿吏治,涉案官员将会何其之多?大唐天下的官员们,难免会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人人想的都是如何逃避裁处,而不是弃恶从善改过自新。所以,微臣的建议就是,用霸道的手段治裁一些凶顽成性冥顽不灵的恶绅、巨贪。与此同时,用宽大处理的政策,来安抚天下官员。让他们发溃自省悬崖勒马。攻心为上,以德服人。唯有如此,方能换来长治久安。”

李世民微微一笑:“陆贽、张万福,你们二人以为,武元衡说的话怎么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