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阻力重重(2 / 2)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问道,“李怀光和浑,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没有?”

“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李晟说道。“浑老家就在长安,现在每天除了在兵部当职,就在家中陪伴家小。只是李怀光……微臣曾听说。他有些想念远在朔方地养子和将士们。而且……”

“而且什么?”李世民追问。

李晟犹豫了一下,说道:“微臣之前曾和他在酒后闲聊几句,也曾试探性的提到了一些,将来不久可能会进行军制改革,会有一批人退伍回家种田。李怀光好像很不高兴,说是跟随自己征战了那么多年的老兄弟,还有许多在战场上负伤致残了的兄弟,就算是老死。也要死在一起。他坚决反对裁退老弱残兵……”

李世民眉头微皱点了点头:“朕知道了……李怀光是个性情中人。他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预料之中地。这件事情,不要跟别人说起。朕心中已经有数了。”

“微臣明白。”李晟拱手拜了拜,告辞退了下去。

李世民独坐在那里,不由自主的长吁了一口气:革新。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如何挥动,总会刺痛一批人。兵制改革还没有推行。就已经见到这么大的阻力。将来的吏制和农田改革,所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将会更大!大唐天下积沉日久地弊病和痼疾,看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祛除的……

从弘文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办了一下午地事情,李世民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乏,肚子也有些饿了。想起了上午曾答应晚上去陪吴月琳,于是摆驾往两仪殿而去。刚到两仪门附近,正遇到淑妃独孤墨衣的车驾。

墨衣遇到了皇帝,慌忙让车驾回避给皇帝让路。李世民心想也有些日子没和墨衣亲近了,于是让身边宦官去将淑妃请了来。墨衣下了车儿朝皇帝这边走来。身上却是穿着十分工整的贵妃朝服。李世民暗自有些疑惑:墨衣穿得这么正式,又打着这么隆重的排场,是要去哪里?

墨衣见了皇帝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见过礼之后,就被皇帝请到了御车上同座,一起往两仪殿而去。

李世民看着一身端庄盛装的墨衣,问道:“你今天怎么穿戴如此正式?是去办重要的事情了么?”

“是呀!”墨衣略有点自豪的说道,“陛下下旨,让宫中裁减宫女和宦官。这样地大事,臣妾怎么能不挑起责任来替陛下分忧呢?臣妾今天一整天都是在掖庭,亲自主持办理那些宫女和宦官出宫的事宜。”

“呵呵,你倒是上心。贵妃好像就没有穴手这件事情。”后宫里的事情,本来就是皇后妃子们该管的。现在没有皇后,墨衣出面来管也是职责之内的事情。

墨衣笑了一笑,说道:“陛下可别责怪贵妃娘娘不管宫里地事情。关于辞退宫女和宦官的这件事情呀……贵妃她不好穴手。”

“哦?怎么说?”李世民倒是一时没想通。

墨衣掩着嘴吃吃地笑了一笑,凑到李世民耳边轻声说道:“以陛下的智慧和经验,莫非还想不通为什么吗?”

李世民眨了几下眼睛,心中暗自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的笑道:“朕明白了!”

吴月琳是长安望族出身,郭家和吴家在长安甚至是皇宫内,都是人脉极广交情颇多。后宫要清退宫女和宦官,这可是一件大事。对许多的宫女宦官们来说,从此能够离开墙门高耸的皇城,无异就是一次重生为人的机会。所以,肯定会有许多的人家,托关系、讲人情,想要托保出人来。吴月琳这个贵妃牵涉到的人际关系太过广阔,所以谁也不好得罪,谁也不敢应承。与其这样,她索性就不穴手。墨衣只是从西南小国进京的陌生人。由她主持这件事情,旁人再想见缝穴针,可就不容易了。自然也就容易做到公正、公平。想通这一层,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起来:“看来,你们姐妹二人倒是将后宫里的事情,打理得挺清楚。后宫稳固,朕也就可以安心处理朝政了。多谢你们了。”

“为陛下分忧,也是臣妾们份内之事,陛下有什么可谢的?”墨衣浅浅笑道,“臣妾今日,还去看望了一下被陛下毒打的大总管俱文珍呢!”

李世民看了墨衣一眼,只是微笑。

墨衣靠紧到他身边,低声说道:“臣妾赏了俱文珍一些治伤的药膏,又好言抚慰了几句。臣妾告诉他,正因为他跟陛下亲近,陛下才打他。不是亲近的,还懒得打呢!弄得他又是磕头又是痛哭的。俱文珍跟随陛下多年,虽然有一点油滑,但还是比较能干又忠心的。后宫里的事情,许多都还要他办着呢。陛下用威,臣妾就用恩。保准这个小宦官,从此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志。”

李世民拍了拍墨衣的肩头以示嘉许,心中暗道:看来后宫的事情,的确没有什么值得让我担心的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