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祭昭陵(2 / 2)

“不用准备车驾了。”李世民边走边说道,“骑马去,从北苑出皇城,就我们这几个人不打排场了。什么都不用带。出城后捎几壶杏花村酿就行了。”

一行人来到了大明宫飞龙厩,各自骑上了马匹。青骓马也有些日子没有陪着主人了,异常的兴奋。十余骑从皇城北苑里奔出,直接出了皇城和长安。

昭陵,开了列代帝王依山建陵的先河,全都是因为长孙皇后的一句话。当时她说,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示意皇帝要行节俭。昭陵前,矗立着李世民当年亲自题写的一块石碑“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看着自己熟悉的笔迹,想起那些仿佛近在眼前的故人。李世民地心潮就忍不住澎湃起来。虽然他现在重生为人,有了亲人也有了一批誓死追随的忠臣良将。但是,对先逝的亲友的怀念。依然挥之不去。

“尔等在此候着,朕一人进去拜祭。”李世民提着几坛子杏花村酿,徒步走上了昭陵石阶。

当年长孙皇后归天之后,李世民曾对她刻苦的思念。每每站在皇城高楼上远眺昭陵,不知道落泪几番。光阴荏苒,长孙已经作古百年。时至今日,除了自己这个重生为人的李世民,还有几人记得那个端庄贤慧的千古一后?

陵寝在昭陵地最北端。整个昭陵。占地也是极其广大。沿途走过去,能见到许多贞观遗臣陪葬的陵墓。

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这些人都陪葬昭陵。李世民一一的走过他们的坟墓,停下祭拜。

“辅机,这是你最喜欢喝的杏花村酿。朕。今天特意取了来,与你共谋一醉。”李世民停留在了长孙无忌地坟前。打开两个酒坛的泥封。沿坟洒下一圈酒水,然后自己举瓮痛饮。

豪饮一阵后,李世民长长的吸着气。他抚摩着长孙无忌的墓碑,畅然说道:“事非成败转头空。一百多年了,大唐已不复贞观时的繁荣与强盛。当年,四方蛮夷俯首称臣,大唐国力天下无双。朕,也被诸蛮夷尊为天可汗,哪个蛮国地新君要上位,都要朕来册封……哪里会像今天这样,一个小小的蕃王,也敢来要挟朕!”说到这里,也许是酒力发挥了作用,李世民怒火上扬再难自已,愤然一把将酒瓮摔得粉碎。

“但是,朕保证——保证!”李世民大声说道,“总有一天,九州天下要重归一统,大唐的荣光将震烁苍穹!那些嚣张无礼地蕃王小丑,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厉吼过后,昭陵里只剩下山际的风声吹过,异常的安静。

接着,李世民依次走过了魏征等人的坟墓。在房玄龄的墓前停了下来。他如拉家常一般的说道:“玄龄,贞观末年时,那一系列的危机之中,朕全力保你,算是让你得了善终。现在朕要告诉你,是朕地皇后在临终之前反复嘱托,一定要力保房玄龄。朕也知道,你是千古难遇的良臣忠臣。只是可惜……朕作古之后,却也无法保全你们房家。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朕发现了你遗留的后人。房慈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朕会给他机会,让他重振你们房家地声威的。你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药师兄……”在李靖地坟前,李世民停留得最久。对这个昔日的大唐战神,李世民也是怀有很深的感情。

“《药师手札》消失百年后,重现人间了。”李世民说道,“你的兵法武艺韬略,都后继有人。现在的李晟父子,很有你当年的遗风。尤其是李,朕相信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他会大放异彩,将你的才能传承下去,为大唐建下不朽之功业!只是可惜,朕今日面对你的时候,实在是有些汗颜。当年你生擒突厥颉利可汗让大唐一统草原……可是如今,别说是草原,就是大唐自己的本土河陇一带,也被吐蕃人强占了去。中原腹地也是割据四起,四分五裂。”

“朕的那些龙子龙孙们,守不住祖宗辛苦打下来的基业。那么,就让朕亲自动手,重拾旧山河!几年前朕在凌烟阁祭拜你们的时候,真想让你们这些沙场宿将们,重回朕的身边。但是现在,朕明白了。或许你们都已经转世为人,已经到了朕的身边。李晟、马燧、浑,包括李怀光,不就是昔日的李靖、尉迟恭、秦叔宝和侯君集吗?”

连喝下好几口杏花村,李世民已然有了几分醉意。他扶着李靖的墓碑摇头苦笑:“只是可惜、可惜啊……侯君集他都转世为人了,还是顽劣难改。不过这一次,朕没有杀他。朕要让他好好活着,活到能亲眼看到大唐王朝复苏的那一天。朕要让事实来告诉他,谋反是多么的愚蠢……他为什么要谋反?朕,几乎待他如同亲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眼睛里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来。

边走边喝,一路祭拜。到了昭陵皇寝前,他已经完全醉了。看着昭陵前的六匹石雕骏马和诸邦异国首领的石像,李世民癫狂的哈哈大笑:“朕回来了!都来见驾!”

袅袅的余音,环绕在昭陵的上空,经久的盘旋。

“朕想起来。你们……都已经死了一百年了。大唐,也不是昔日之大唐。”李世民靠着昭陵的石墙,喃喃自语道,“长孙,为什么你就没有转世重生,回到朕的身边呢?不对……或许你已经成了神仙,有了身外化身。变成了四个不尽相同的女人,依旧在百年之后陪着朕,守护着朕。”

“是不是这样呢?……”

昭陵是如此的寂静。连风声都静止了。仿佛这风,都不忍打扰他与至爱亲朋的窃窃私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