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朔风飞扬(2 / 2)

骑着一匹骠黄马列于阵中的房慈心头一震,急策宝马飞奔而去。落下马时,一杆银亮铁枪穴于身前。单膝一拜:“末将在!”

李怀光打量了一眼这个初生乳虎,目光深沉的点了一下头:“好。”左军大将段佐!”

“末将在!”段佐出列拜倒。

“右军大将徐战!”

徐战兴奋异常,骑着一匹赤红宝马飞奔而出,拜在了房慈身侧:“末将在!”

李怀光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就是陛下从西川带回来的徐茂公之后?”

“正是末将。”徐战大声一应。声音极其巨大,堪比野诗良辅的怒吼。

“不错,年纪轻轻,有气势,是个天生虎将。”李怀光十分满意。

“后军大将兼粮草转运使野诗良辅!”

野诗良辅闷闷的骑着大黑马踱了出来。懒洋洋地拜下来,瓮声道:“末将在这儿。”

李怀光轻皱眉头“野诗良辅,你可曾有何不满?”

野诗良辅可是个直性人。撇撇嘴说道:“为啥每次出征,俺总是在后面押粮草,追着大军的屁股赶?忒憋闷了。”

众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李怀光猛一扬手,大声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野诗良辅,粮草可是事关三军生死存亡的大事,若非非常之人,是得不了这样的差事的。你若有不满。可向陛下提出请求。如果不提,就安心服从本帅军令。若有违抗,军法并不容情。”

野诗良辅郁闷地啐了一口:“俺也没说不服从军令哇?俺押粮草就是了,打什么鸟紧?只要打起仗来不要忘了俺就是了。俺可不想当火头军,天天管着一群娘们似的伙头民夫烧水烧饭。”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野诗良辅越发的郁闷和难堪了。李怀光也在心中笑了一阵,脸上却一如既往的严肃。

点将册上。只剩下最后一行。那是李怀光最熟悉的一个人了。

“中军中侯大将,石演芬。”李怀光点了一下将,然后自己说道,“此将现今正在灵州整军迎接本帅大军。不日即将会兵一处。本帅点将完毕,除石演芬外众将尽皆到位,并无缺失。众将请起,各归班列。”

众将站起身来齐齐一拜,各自策马回到本阵。

“凡我军将士,须严格遵守各项大唐军令,若有违备,军法严惩并不容情。”李怀光正色说道,“即日起,军中将士,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贵贱老少,皆是同家亲人。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救护,是第一要务,请诸军务必谨记!”

“得令!”众将士一起抱拳,大声应诺。

看着这支雄壮而整齐地军队,李怀光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当此时,军营辕门边摆开了一队金黄车仗。两队金吾卫铁骑停在了辕门外分道两旁。一顶杏黄车盖远远的驶来,直指点将台。

“陛下驾到!”金吾卫将士齐声大喊。李怀光顿时一挥手:“众将士下马回头,恭迎陛下。”

数万大军同时下了马转过身来,齐齐一声拜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霍霍作响地衣甲兵器声,铿锵有力;势如奔雷的齐吼,仿佛要摒退了肆虐的狂风,直冲宵汉。

李世民一身龙袍衮冕,走下了龙辇,从辕门边步行而入。

李怀光带着众将迎了下来,然后齐齐拜于道旁。

“众将请起。众军请起。”李世民神色肃然的说道,“平身!”

“谢陛下!”万人大吼,声势赫然。

李世民走到李怀光面前,细细打量了他一眼,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不错。朕这件黄金甲,你穿在身上也很合适。朕穿此甲,逢战必胜,无往不利。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好运。”

“老臣多谢陛下宏恩!”李怀光重重一抱拳,感激涕零。

李世民拍了拍李怀光的黄金甲护肩板,说道:“李怀光,你这肩头的担子可不轻哪,朕也不给施压了。此战的目地和重要性,想必你心中也是十分清楚的。即刻起,大唐西面的半壁江山,朕就交给你了。”李怀光郑重的单膝一拜,抱拳大声道:“陛下对老臣恩同再造,老臣虽肝脑涂地难报陛下大恩于万一。老臣不善言辞,只想对陛下说一句话: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很好,起来。”李世民说道,“朕也充分的信任你。此甲虽然有些破旧,但绝对是世间难寻地宝甲,,朕怕是没什么机会亲自穿它了,即日起此甲就属于你。朕曾记得王昌龄有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你此去北方,万里重云黄沙漫天,将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漠野;将面对无数意想不到地困难和凶悍的敌人。朕希望你能够一路平安,早日凯旋而归。到时候,朕要亲自为你擦拭这一副百战金甲。”

李怀光重重一抱拳,说道:“有陛下鸿福庇佑,老臣一定所向披靡无往不利!老臣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喜欢王昌龄的一些边塞诗。老臣曾记得一首,今日借花献佛赠对陛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老臣虽然比不上大汉之李广,但也绝对不会给大唐丢脸!”

“很好。”李世民大声道,“有你这句话,朕就一切放心了!朕没什么说的了,举行祭祀,大军开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