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不祥的预感(2 / 2)

想到这里,李世民浑身的毛孔一齐发寒,打了个冷颤。

“陛下,你怎么了?”浑看到皇帝脸色骤变,急忙问道。

“唔……没事。”李世民转念对浑说道,“浑,你安心养伤,军中的事情就不必过问了。朕已经调了河北李光进到阵前听用。暂时顶替你的职务。朕会派人送你回长安歇养。等你伤愈之后,再回军中。”

“陛下!”浑一下就急了,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末将虽然带伤,可是并未伤及筋骨。些许皮肉之伤。三五日就能痊愈了!陛下还是让陛下留在军中吧!”

“伤得这么重。还要逞强?好好养着身体。朕可不希望你打完这一仗以后连马都骑不了了。”李世民耐心的说道,“回长安歇着吧。朕若有需要。会再征调你前来的。”

“那……末将只好遵旨了。”浑有些无奈。

李世民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说道:“四大元帅,李晟已故马燧已老,李怀光远征在外,唯有你是朕身边的股肱近臣。浑,你可要好好活着,多活几十年。朕,离不开你呀!”

“末将……明白了。”浑心中微微悸荡,动情地拱手而拜。

李世民离开了浑的房间,径直到了议事厅,到了大地图前怔怔地发呆,站着一动不动。韩愈、李吉甫和几名将军都愕然不解,不知道皇帝在看什么,又不敢出声打扰。

李世民就这样站在那里,足足看了半个时辰一动也不动。直到一名小卒前来报信,说大将军李光进带三千步卒,押运粮草已到渭州。李世民忙叫将人叫来。

不久以后,年约四十地李光进身披戎装,龙行虎步的进了议事厅。哗啦啦地一声拜倒:“末将李光进,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世民面带微笑的打量李光进,发现他与李光颜这两兄弟长得还真是很相像。只不过,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弟弟李光颜身裁要高大一些,年轻了十岁也显得年轻气盛一点。李光进则是异常的沉稳老练。

李光进站起身来,转身一步站在一旁拱手拜道:“陛下,末将奉旨到阵前听用,并随同带来三千左神策卫步卒与粮草五万石。另外,阁部宰相武元衡与陆贽,让末将捎来上表一封,请陛下过目。”

“嗯。”李世民接过李光进手中的奏折,拆开了来看。原来,是回鹘大相已经到了长安,专程叩谢皇恩,如今正被安排在大鸿胪寺歇马。武、陆二人问皇帝,该如何安置此人。

李世民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看来武元衡和陆贽,也多少猜到了朕的用意。颉干迦斯这个人,是忠是奸暂且不说,他若呆在草原,对药罗葛-阿啜的汗位就是个巨大的微胁。防微杜渐,朕只好得罪他一人,而顾全大局了。暂且将他留在长安担任一散职,等回鹘金帐的事情忙完、阿啜的汗位稳固之后,朕再考虑送他回故乡吧!

这件小事倒是容易料理,李世民也没过于在意。他对李光进说道:“李光进,你刚从长安过来,那里的情况如何?朕指的是,朝堂之上。”

李光进拱手拜了一拜,说道:“回陛下。现今太上皇监国,阁部宰相辅政,朝堂之上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异端。只是……末将初到长安时,却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安。”

李世民眉头一皱:“有何不安?”

李光进也不拖泥带水,直言说道:“历来,帝都乃是国之根基,不容松懈。如今,长安却仅有一两万人马在戍卫。虽然现今九州归一大唐不会再生内乱……可是,长安兵马如此之少,总是令人担忧。不过,陛下一切都自有安排,也许是末将杞人忧天了。还请陛下恕罪。”

李世民缓缓的点了点头:“旁观者清。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朕发兵数万北伐,然后又亲率十万大军西征,长安的确空虚。如今,朕的征西大军却被挡在兰州,朕自己心中也时常忧虑。李光进,朕知道你办事稳妥深通韬略。如今你从远方而来,应该是旁观者清。你认为,朕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光进微微的怔了一怔,说道:“陛下,末将想先看一下行军大地图。”

“这边。”李世民让他到了大地图前,指着兰州说道,“看,这里便是兰州。赤松德赞派大将论莽热与论颊热,率领八万大军镇守。前几天朕设下调虎离山之计想一举拿下兰州,不料却被论莽热识破,败了一阵。如今,兰州就像是我西征大军路上的一颗绊脚石,委实令人恼火。”

李光进看着地图仿佛入了迷,都没有答话。半晌以后,他突然眉头一皱,骇然的看着皇帝,低声说道:“陛下……末将看了这副大地图,居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