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御驾亲征(上)(2 / 2)

邪风曲 血红 3308 字 2019-09-16

吕风长长伸了个懒腰,浑身骨节发出了舒畅的声音,舒适得他呻吟起来。巫族的法门实在是太精妙了,每一次打坐修练后,都会对自然有更深的感悟。

周处快步走了过来,一月前,在吕风的帮助下,周处服下了那颗天级二品灵丹,体内的真元已经顺利的结晶化了,并且产生了一部分的氤氲紫气。只要再用上数年苦功,把那灵丹的药力彻底发散出来的话,周处也结成金丹了。其他的二十八名得授灵丹的弟子,进度也都差不多,大概三五年之后,吕风手下就会有二十九名得成金丹的修道人了。

锦衣卫经过半个月的大搜天下,在应天府、燕京城等地大开杀戒,凡是敢于对朱棣指手画脚横加评论的文人士子,统统被砍了脑袋。大明朝的菁华,就此一空,留下来的,尽是一些怯懦如狗,贪图功名富贵的无行之人。

一场屠杀后,吕风的名字在文人中有如恶魔一般,无人敢提起这个名字,甚至没有人敢想这个名字。这一番杀戮后,朱棣的耳朵根子清净了十几年,但是大明朝的官员,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不过是滥竽充数,找不到合适的人任职。中原的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朱棣事事亲临处置,倒是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建立了如此大功的吕风,更是被朱棣引为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加上吕老太监、僧道衍等人有意无意的游说,吕风在朱棣面前受到的宠信一时无二,权势滔天。在吕风重权的掩饰下,黄龙门再次扩张为三千人的庞大门派,势力渗透到了五城都督府、禁军、城防军、六部所属等要害部门。冥龙会的杀手也有了两千人的规模,死亡的阴影,笼罩了大明朝野。

在吕风暗地里扶植下,秦道子的"游仙观"在西南一带已经成了神仙的代名词,虽然明地里并没有什么大的声势,可是暗地里的信徒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其中有八百资质甚佳的子弟投入了一元宗门下。如今"游仙观"已经不再需要吕风的财力支持,每个月反而能够给吕风的锦衣卫奉上大笔的银两,让吕风深感此番买卖大是值了本钱。

而东南一带,在厉竹的带领下,金龙帮吞并了东南绝大部分的江湖道,几乎垄断了那里私盐、茶叶的交易,每年红利滚滚,吕风俨然有了大明朝第一大地下商人的派头。手上有了大笔的银子,吕风对于锦衣卫的属下更是毫不吝啬的重加抚恤,锦衣卫的官兵们视吕风为神,如今的锦衣卫,已经是吕风的锦衣卫,和朱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整个大明朝就突然安静了下来。喜欢指着皇帝骂的文人被杀了个干净,老百姓却只关心自己腰带里面的银子是否多了几两,米缸里面是否还有大米,对皇帝却是不感兴趣的。所以,朱棣感觉现在的朝廷,让他舒坦了。

几个不争气的兄弟,想在背后捣鬼的王爷,也被朱棣找借口废黜了,然后被吕风找机会宰了个干净。现在正是海晏河清,国力强盛,兵强马壮,适合打仗的时候。朱棣立刻就动起了北方的心思了,他招回了在东南一带督造的马和,招回了在燕京城处置政事的朱僖,把几员大将派出去统帅大军坐镇一方后,他准备领军亲征了。

没有在朝廷上商议御驾亲征元蒙的事情,朱棣从来不屑于和那些文官商讨这些问题。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朱棣端着茶杯笑呵呵地问:“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朕准备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元蒙,僖儿留在应天府处置朝政。马和为中军官,厉虎为前锋大将,张玉领右军,跦能领左军,吕风在外领游击军团见机行事,道衍率门下弟子专门应付那元蒙国师,可否?”

能有什么意见?这是大明朝如今最强的军力配置了。只有跟着朱僖回到了应天府的水元子嘻嘻哈哈的没有个正经,他跷着二郎腿,手里抓着一条猪腿,笑吟吟地说:“没意见,没意见。只要你管饱,我保证帮你把那什么国师打成猪脑袋,修道之人么,打打杀杀的不像话,我正好替天行道教训他。嘿,嘿嘿,御厨烧出来的东西,果然就是好吃啊。”

僧道衍微笑了起来,躬身道:“水前辈道法无边,那自然是可以轻松胜任此事了。陛下,既然水前辈要随军出征,那不如留下道衍在应天府辅助殿下的好。或许有道衍在京,才能震得住其他人等。否则陛下大军在外,要是京城起了震动,却是大不好的事情。”

朱棣正在思忖这问题呢,水元子眼睛一翻,朝着僧道衍喝道:“小和尚,你是说我留在应天府就镇不住场面吗?嘿,我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