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名匠与发明家(2 / 2)

恶汉 庚新 6085 字 2019-09-22

当下众人上马,蒲元在旁边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

“主公,这两年元可说是走遍了天下,发现了很多新奇地玩意儿。也学到了很多新奇地事物。听闻主公立下显赫声名,元恨不得立刻回到主公身边,为主公效力呢。”

薰俷笑骂道:“我看你这本事,都学到了嘴上。怎样。你那考工录可曾研究透彻?”

蒲元得意道:“亏了结识德衡,否则元不知道要学到什么时候。我们一遍走访各地名匠。一遍研究那考工录上的学问。德衡时常会有奇思妙想,元真的受益匪浅。”

薰俷不禁对马均高看了一眼。

马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人莫要听蒲元胡说,在下自小喜欢这些奇巧淫技,故而常异想天开。还是得了蒲元那考工录,才知道这里面居然有如此大的学问。先人之学,果然是令我等望尘莫及。数年探究,也只是管中窥豹,实不足称道。”

“好了,二位都不要推让,其实我也喜欢这些,只是……呵呵,一窍不通。蒲元,你还没有说,你们怎么会在颍川?”

马均这时候也放开了许多,不复早先那般拘谨。

听董俷询问,当下笑道:“大人……”

蒲元说:“德衡,你怎地还大人长大人短的称呼?何不随我一同,称呼主公?”

“这……”

薰俷很真诚的说:“德衡,你莫要听蒲元乱说。在我眼中,你和蒲元才是有大本事的人。天下人轻鄙工匠,殊不知这历史,往往也就是有你们所创造。我甚羡慕你们这样的人,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可以制作出那么多有趣地东西。只可惜我天资愚鲁,舞刀弄枪或许还行,可要说其贡献来,却是远远比不得你们这些人呢。”

武安国甚不服气,“他们有什么贡献?”

薰俷用马鞭敲打了一下武安国的头盔,“安国,莫要轻视任何人。没有马均、蒲元他们这些人,你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兵器,又从何而来?还有,你住的房子,睡的床铺,吃饭喝酒用的餐具,不都是出自于他们之手。没有他们,你还要过茹毛饮血的生活呢。不止如此,且看那城池,船只,乃至于我们行军所用地车驾……仔细想想,没有这些,我们能过的如此惬意吗?这世上,最不可轻视的就是他们啊。”

武安国轻轻点头,就连旁边的淳于导,也是若有所思。

这一番话,却是让马均和蒲元无比感动。马均马上行礼:“主公,我等这种操持贱役之人,今日能得主公这一番话……死也都瞑目了。马均不才,请主公收留。”

薰俷很开心。

这人品好地时候,走到哪儿都能收到有用的人。

众人又是一阵寒暄,蒲元这才说:“我们早先在淮南郑浑家中做客,恰逢他要送东西来颍川,我和德衡也颇为仰慕这里,故而就自告奋勇过来。事情办完了之后,我准备买点东

后回牧场。好多年没有回去了,好生挂念……不想魔士。我就寻思,这天底下如巨魔士打扮地,只有主公您这一家,故而就追了上来。”

薰俷恍然大悟。

原来成蠡所说的在街上有人跟踪,是蒲元啊!

不由得笑了,“你也忒大胆。这么不吭不响的跟着,万一被误会了,很可能会送了性命,以后切莫如此。对了,那郑浑是什么人?怎地你二人如此称赞他呢?”

马均道:“郑浑原本是豫州人,祖上据说是那发明了麻刚的郑麻。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前两年因战乱而避祸淮南。我们听说了他之后,就前去拜访,想要求教麻钢的锻造之法。主公。那郑浑实为有本事地人,不但精于机巧之道,更是博学之士。若有机会,您最好能请他出山。有此人相助,均以为定能为主公您派上大用场。”

淮南,正好此去丹阳。可以见一见。薰俷把郑浑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薰俷等人追上了前面地队伍,一路急行,在当晚住宿于颍川和南阳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里。

这颍川、南阳,也都刚遭受了一番灾难。

见到董俷这一行人来时,村里的人都是人心惶惶,好不紧张。

不过看巨魔士军纪严谨,随即又有人认出了董俷地模样。要知道,当年薰俷在颍川、南阳等地血战。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事情,那虎狼之将的名号,可谓是妇孺皆知。

村中里正很恭敬的把董俷等人迎了进来,好一番热情的招待。

待应酬完毕之后。薰俷叫来了蒲元、马均等人。徐母也受到了邀请,聚集在一处。

薰俷说:“如今我奉旨往丹阳募兵。元直和广元和我一路。但不知婶婶有什么打算?”

徐母看看徐庶,犹疑道:“却没有打算。”

“颖阴实不宜再居住,以我之见,婶婶若是愿意,不妨去我那里……我不是说阳,也不是说陇西。小侄所说的,是张掖。”

徐庶和石韬闻听一怔,奇怪的看着董俷道:“张掖?”

薰俷点点头,又对蒲元和马均道:“蒲元,你父亲如今已经带着将做营去了张掖。牧场现在地将做营,只是一个壳子,没有什么人。这些年,我已命人占领了张掖、酒泉和敦煌三地。一来是为了防止西域羌人在凉州作乱,二来……我也不想总靠着家人。呵呵,幸好你们遇到了我,否则你们去了牧场,没准会扑个空呢。”

徐庶犹豫道:“张掖,那不是很荒凉?”

“也未必……如今叔至带着人就在张掖镇守。相比之下,我倒觉得那里比中原要安稳许多。”

徐母看了看徐庶,沉吟道:“若是叔至在那里,我倒是可以去。”

“恩,有叔至大哥在,我也能放心的求学了!”

“若你们同意,明日我会让成蠡带二百巨魔士,送婶婶你们前往张掖。我这边送元直和广元去了庞公那里后,也要赶赴丹阳。”

徐母点头道:“那就听从西平的安排吧。”

原本徐母是一直要称呼董俷的官职或爵位,可董俷却死活不同意。

好一番劝说之后,徐母这才呼董俷的表字。这也算是一种感情投资,可以拉近关系。

安排妥当之后,董俷带着人就告辞了。

徐母自有徐庶照顾休息,董俷则带着蒲元、马均二人,找来的成蠡和淳于导二人。

让他二人负责护送,又在私下里叮咛成蠡,这蒲元和马均的重要性。

说实话,成蠡并不是很愿意就这么走。

总觉得他是董俷的亲卫,如今四大亲卫只剩下他一人在董俷身边,他一走,虽然还有武安国在,可总是觉得不太放心。但也明白,董俷给他交代地事情,非常重要。

“主公放心,成蠡定不辱使命。”

薰俷看着成,突然觉得对他亏欠了太多。

当年转战天下的时候,成蠡就随他出生入死。如今,许多新近投靠的人都有了官职,可成蠡……

“成蠡,俷亏欠你太多了!”

成蠡一怔,旋即明白了董俷的意思,“主公切莫如此说话,蠡能跟随主公建功立业,已经是天大地荣幸。些许辛苦,却算不了什么。只要能为主公办事,蠡就开心了。”

薰俷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用力的拍了拍成蠡地肩头。

一切话语,都尽在不言中,对于成蠡而言,这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