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并为一章,今日八千字大更,虽然还是欠下很多章,但是巡洋舰都会记得的,慢慢补偿好了。。。。。—_—!!!】</p>
~~~~~~~~~~~~~~~~~~~~~~~~~~~~~~~~~~~~~~~</p>
伊斯梅里亚会战以中华帝国军大获全胜而告终。</p>
此次会战,中华帝国军在空中侦查优势的帮助下,在战略上完胜敌人。但是却因为低估了奥斯曼帝国军的战斗潜力,在战术上险些酿成失败。</p>
会战结束后,经过清点战损,中华帝国军阵亡超过四千人,伤者近万。伊斯梅里亚要塞守备旅大伤元气,几乎面临撤销番号的惨境。和守备旅同病相怜的是伊斯梅里亚要塞外城超过七成防御系统出现结构性损毁,战损费用和战后抚恤费用高达四千五百万银元,创下中华帝国殖民战争以来会战战损费用最高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单场战役伤亡最高纪录。</p>
虽然伊斯梅利亚会战当中,奥斯曼帝国军付出了十五万大军被全歼的代价,战损费用远远超过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的,但李岩依然要为此返回中华帝国首都北京,亲自向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报告情况,并接受帝国军事法庭的询问。</p>
当然,伊斯梅利亚会战后,中华帝国中央政府半个月后才能得到消息,但李岩比较自觉,他不会等到帝国总参谋部的传票送抵开罗再起身。因此,李岩将埃及大小事务交托给参谋长曹建,会同李自成一起,押送从埃及掠夺而来的巨额财富回国。</p>
显然,李岩这样安排有他的目的。虽然伊斯梅利亚会战损失巨大,但如果和掠夺埃及的财富比起来的话,不及九牛一毛。选择一同回国,面对军事法庭的询问时也有些底气。</p>
伊斯梅利亚会战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非远征军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争夺北非领土了。</p>
此时奥斯曼帝国政府四面楚歌,欧洲领土遭到欧洲列强的军事入侵,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令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北方的俄罗斯帝国全力南下,威胁君士坦丁堡安全。南面又面对中华帝国埃及驻屯军的强大战力,奥斯曼帝国政府疲于奔命,不得不采取妥协策略。</p>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列强们披着宗教战争幌子的羊皮,里面是国家领土纠纷的贪婪之狼。奥斯曼帝国政府权衡利弊,向中华帝国妥协,因为中华帝国不是为宗教二战。</p>
伊斯梅利亚会战之后,奥斯曼帝国政府迅速派出特使前往开罗,同中华帝国埃及驻屯军参谋长曹建协商停战事宜。</p>
出于帝国核心利益的考量,曹建答应同奥斯曼帝国进行秘密停战谈判。奥斯曼帝国为了减少一个强敌,不得不做出巨大的让步。奥斯曼帝国承认中华帝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并将西奈半岛割让给中华帝国,换取中华帝国停止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p>
西奈半岛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西奈半岛是连接非洲及亚洲的三角形半岛,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西滨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东接亚喀巴湾和内盖夫沙漠,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东西最宽约210公里,南北最长约385公里。半岛上广大的干燥地区称为西奈沙漠,与埃及的东部沙漠间隔著苏伊士湾及运河,但东边则连绵进入内盖夫沙漠,地形上没有显著的改变。西奈半岛通常被认为地属亚洲,位于埃及的东北端,与东边的约旦地区和加萨走廊相连。</p>
西奈半岛作为亚非欧三大洲的连接滚动轴,从公元前三千年开始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附近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难以避免在这里爆发过大规模、高强度,以及惨烈无比的大战,用一决雌雄做比喻或为恰当。</p>
奥斯曼帝国肯将西奈半岛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割让给中华帝国,足见其诚意。因为西奈半岛不但是战略要地,还是支撑埃及的经济要地。</p>
中华帝国修建伊斯梅利亚要塞所需的花岗岩,全部都是从西奈半岛开采而来。埃及地区的大部分石料都是从西奈半岛开采而来,换句话说想要修复伊斯梅利亚要塞,必须要得到西奈半岛。</p>
同时,西奈半岛也是铜矿和绿松石矿的主要产地,大小矿场上千个,全部交给中华帝国管理。</p>
割让西奈半岛后,中华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将更加稳固,苏伊士运河也将得到安全保障。</p>
奥斯曼帝国如此大礼,使得曹建很痛快的便接受了。作为回报,中华帝国埃及驻屯军在控制西奈半岛之后便停止进军,同奥斯曼帝国以加沙走廊划界,实现挺火。</p>
双方在开罗举行的是秘密的闭门会议,签署的停战协定也属最高机密,不为外界所知道。</p>
停战协定签署后,奥斯曼帝国军主动撤出西奈半岛,退回加沙走廊。而中华帝国军则高调进驻西奈半岛,然后以战线太长,兵力不足为由停止进军。</p>
这样,中华帝国同奥斯曼帝国秘密实现了停火,而欧洲列强并不知道其中的猫腻。</p>
中华帝国顺利的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争中拔出腿来,抽身事外,坐观欧洲教廷同伊斯兰教廷之间的大战。</p>
中华帝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四国瓜分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非的领地。中华帝国在埃及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西征北非的道路,算是帮了法国和荷兰一个忙,让他们可以安心统治北非。</p>
表面上来看,中华帝国成为法国、荷兰和西班牙三国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挡箭牌,埃及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中华帝国成为挡箭牌的事实。然而,凡是不能看表面。中华帝国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西征的道路,但也挡住了欧洲列强们从非洲向亚洲入侵奥斯曼帝国的道路。</p>
非洲大陆上现如今仅仅只剩下了红海沿岸的唯一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罗门王朝统治下的埃塞俄比亚帝国。</p>
所罗门帝国信奉基督教,这也是该王国一直没有遭到欧洲列强们军事入侵的主要原因。同时,所罗门王朝东部地区的红海沿岸都是伊斯兰教诸侯国,欧洲教廷一直视伊斯兰教廷为死敌,因此埃塞俄比亚王国成为欧洲教廷的一个重要棋子,用于牵制阿拉伯世界的扩张。</p>
八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丰吉王国,压迫埃塞俄比亚帝国。</p>
随着欧洲各国掀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土耳其帝国在北非战场上的失利,令埃塞俄比亚帝国野心膨胀,所罗门王遂纠集军队,出兵东非和红海西岸,大肆驱除阿拉伯人,占领伊斯兰诸侯国领土。</p>
然而,丰吉王国背后的靠山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虽然在北非吃了败仗,丢了整个非洲领地,但是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实力依然强大,不是一个落后的所罗门王朝能够打败的。</p>
所罗门王国同丰吉王国爆发七月战争,在历时七个月的战争中,所罗门王国一度打到了丰吉王国的都城下,但在丰吉王国在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帮助下,最后反败为胜,打败了入侵的所罗门王国军。不但如此,奥斯曼帝国军为了扭转北非战局,选择从东非突入,重新打开非洲通道。而丰吉王国便是奥斯曼帝国的跳板。</p>
所罗门王国是奥斯曼帝国重返非洲的最大障碍,为此奥斯曼帝国军在阿拉伯半岛集合五万大军,加上丰吉王国的七万军队,十二万大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很快便占领了大半地区。</p>
奥斯曼帝国的战略部署引起欧洲列强和中华帝国的警觉,但之前中华帝国帮助欧洲列强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开往北非的援军,自己也损失惨重。因此,如今奥斯曼帝国入侵东非,中华帝国选择了按兵不动。</p>
原因很简单,埃塞俄比亚沦陷后,奥斯曼帝国将直接威胁中非地区,富饶的葡属刚果王国周围都是欧洲列强们在非洲的核心利益,欧洲列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中华帝国在埃及和南非两处殖民地正好可以看热闹,坐收渔翁之利。</p>
果然,欧洲各国为了维护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利益,不得不出兵救援埃塞俄比亚。</p>
在刚果附近的欧洲殖民国家主要是法国和英国,葡萄牙政府为此增派一万士兵进驻刚果。法国从北非调集三万五千军队,加上英国的五千殖民军,三国组成五万人的联军部队开赴埃塞俄比亚战场,进驻吉马,同后撤的所罗门国王军回合。</p>
两大宗教联军在贝尔山下摆开阵势,双方一碰面,那种几辈子的仇恨顿时迸发了出来。双方一开战,立马进入白热化。两大宗教联军只打了一轮跑,只放了一轮火枪,便立马冲到一起展开肉搏战。</p>
宗教的信仰可以令人发狂,两大宗教联军混战在一起,厮杀已经超过了传统战争的范畴,双方都抛弃了绅士战争的法则,仿佛宿命敌人一样,杀的分外眼红。</p>
一连数次激战,双方皆伤亡惨重。</p>
欧洲联军兵力少,受到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影响,补给不方便,但胜在武器先进。丰吉—奥斯曼联军胜在兵力多,丰吉王国地处沿海,比较富裕,补给方便,但武器相对差一些。双方各有优缺点,互占优势,整体上势均力敌,一时间僵持在贝尔山附近难分高下。</p>
中华帝国非洲派遣军驻扎南非,一直静静的观望埃塞俄比亚战事,并派出前哨和空军热气球对双方情况进行战地侦查。双方的情报汇总到南非派遣军开普敦司令部。而中华帝国借助双方大战的机会,分别向双方提供一些情报,价高者得。不过,有时候也会进行政策倾斜,帮助战事不利的一方,以此来平衡整个东非战场的天平,尽可能的让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两败俱伤。</p>
在红海,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进驻西奈半岛南端沙姆港,开启掌控红海的时代。</p>
同时,李岩和李自成从押送两百多万件抢掠来的古埃及器物,从开罗出发,在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护送下,经苏伊士运河抵达红海岸边苏伊士要塞。</p>
在苏伊士要塞,全部掠夺来的古埃及器物和金银财宝一并装入两艘女娲级运输母舰,然后运往国内。同时,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出动大小战舰七十余艘,沿途护送两艘运输母舰,确保这笔巨额财富可以安全运回国内。</p>
出发之日,庞大的舰队吸引了红海沿岸的所有人的眼球。他们第一次看到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开进红海,但他们最关注的还是那两艘巨大的运输母舰。再深一步来说,他们是关注两艘运输母舰里装运的超过两百多万件古埃及文物。</p>
不少红海海盗有过打劫这两艘宝船的念头,甚至是奥斯曼帝国军也有过这个想法。不过,当他们看到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出动庞大数量的战舰护航时,看到女娲级运输母舰上面上千人的警戒士兵时,他们最终打消了念头。</p>
想要打劫这两艘超级宝船是不合实际的,甚至是妄想。放眼印度洋周边,根本没有哪国的海军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能够打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的。</p>
同样,还有数以万计的埃及原住民一直围观着着两艘运输母舰,他们的眼神充满了仇恨,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那么眼前强大的印度洋舰队估计全军覆没了。</p>
随着舰队起航,两艘巨大的运输母舰驶离苏伊士港,依然有数千埃及原住民在岸边跟着跑动。如果是不知道的人看来,还以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深受埃及人民的欢迎,以至于离开时埃及人如此般的恋恋不舍。</p>
事实上,岸边跑动的埃及人心中,此刻正诅咒着这两艘宝船快点沉入大海。</p>
宽阔的洞庭湖号运输母舰舰桥上,李岩和李自成二人手扶围栏,静静的俯视着前方。</p>
</p>
碧海蓝天下,巨大的运输母舰破浪前进,海浪翻滚,巨大的啸声充斥着双耳。</p>
几十艘战舰分列两侧,破浪前进。高大的风帆遮蔽了太阳,影子绵延直至远方视线外。</p>
李岩和李自成二人站在洞庭湖号运输母舰的舰桥高处,所有的一切尽收眼底,面对如此壮观的场面,他们二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经历。</p>
“没想到咱们竟然有如此面子,七十余艘战舰护航,怕是大半个印度洋舰队都派来了吧!”</p>
李自成转圈儿眺望,因为女娲级运输母舰高大如城,所以看其他护航战舰都觉得太小太低。那种从高处俯视全舰队的感觉,好比点将台上的将军看下面的士兵们一般,心情激荡无比。</p>
李岩撇撇嘴,回答道:“哪是咱们的面子!要知道海军部的向来瞧不起咱们陆军部的,这次纯粹是总参谋部给他们的压力,人家可是看在这两艘宝船才过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