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不到,二十万人就招满了,四面八方还有百姓涌来。</p>
韦昭度进奏,钱不缺,粮食压力大。</p>
此前从兴唐府调运而来的三十万石粮食,无法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百姓。</p>
政事堂的意见是疏散百姓,毕竟六万唐军,五万辅军也要吃粮。</p>
一场不大的旱灾影响可谓深远。</p>
“百姓信任朝廷信任朕,才会来长安务工,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撑下去,收购市面上的粮食,调集荆南、荆襄的粮食北上。”取信百姓不容易,再说府库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p>
“老臣愿奉上族中存粮一千石。”韦昭度发扬老臣风格。</p>
李晔大为赞赏,“太傅公忠体国,朕铭记在心。”</p>
有了他的带头,政事堂的一干人也跟着捐粮。</p>
多则几百石,少则几十石,还有几百斤的。</p>
最大方的是韩全晦,领着一帮徒子徒孙,甩手就是一万七千石,引得其他人频频侧目。</p>
李晔一阵苦笑,这厮也不知道低调一些,私下里捐赠就可以了,何必弄得人尽皆知?</p>
赵崇凝道:“陛下重视商贾,不过自古商人重利轻义,朝廷收购市面粮食,这些人定会趁机哄抬物价,朝廷损失巨万,所得只有尺寸。”</p>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囤积居奇在长安城中屡见不鲜,其中就有世家大族的身影,没有点背景的人,也没有这本事。</p>
这些人想赚的就不是小钱了。</p>
任何时代,商贾都不能无秩序的野蛮生长,必须在大唐的规则之内。</p>
李晔想了想道:“令三司内使刘全礼规范长安坊市,若有囤积居奇者一律交付大理寺法办。”</p>
韦昭度嘴皮动了动,还没开口,李晔就知道他在想什么。</p>
“此事已定,诸位各司其职。”</p>
刘全礼是宦官,没有利益纠葛,而这些清流世家,说不定背后就有关系。</p>
话刚说完,韩全晦一屁股跪在地上,一巴掌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陛下赎罪啊,老奴鬼迷心窍,前些时日受了徒子徒孙蛊惑了,低价从河中进了一点粮食,想赚点养老钱。”</p>
赵崇凝、韦昭度鄙视的眼光转向他。</p>
这态度李晔还是认可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而且他是从河中李存勖手上收购的,不是从市面上囤积。</p>
“你进了多少?”李晔笑道。</p>
“十万石。”</p>
李晔笑容逐渐凝固在脸上,这叫“一点”?</p>
十万石粮食,差不多三十万缗钱。</p>
“陛下恕罪啊。”韩全晦脑壳在地上磕的山响,“老奴愿意将粮食献给陛下。”</p>
</p>
“陛下,韩全晦一个三司外使,怎会有如此多钱财买入粮食?必是贪赃枉法所来。”赵崇凝不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p>
“此是老奴半辈子积蓄,绝没有贪赃枉法中饱私囊。”</p>
殿中爆发激烈争吵。</p>
清流们一个个恨不得生吞了韩全晦。</p>
“够了!”李晔冷声道。</p>
殿中立即噤若寒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