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缴械(1 / 2)

挑灯看剑 海东青 0 字 2021-08-28

 辛弃疾眼光环扫着眼前那几个女真将领已然翻身下马,走近他身前,这才面容稍霁,说道:“两军交战之时,随时凶险万端,贵军摆出现下这副盔甲齐集的模样,倒也还说得过去,然而现在和议即成,如果贵军还自是这般如临大敌的模样,未免就有那么几分不伦不类了吧。”

那几名将领微微皱眉,沉吟不语。

他们心中当然也自明白,这一场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自己这方可以说已经是一败涂地,现下全军主力已然全部身陷于这样的境地,天时、地利尽皆落在于宋军的一方,而且留在山谷之外、舒州城内的那些临时后勤补给军队,甚至于留在顺昌城下的那些起着牵制作用的部分军力,自全军主力陷入于谷中的埋伏以来,却都已经是全无消息,想来只怕也已经是凶多吉少。

自己这方大军被困于这山谷之中,也已然有不少时日。女真骑军一向以来都是讲究来去如风,随地补给,战时仅仅随身携带少量干粮,甚至在以骑兵为主要军种的军队之内,常常没有设置专门的后勤补给队伍,这一次更是在舒州城城破之后,追袭残军,事起仓促,自然更是未尚带有多少辎重。

毕竟女真族人都是天生的猎人,平日里若是遇有乡镇城郭,则自有储粮供应,而若是置身于山林之间,那更可以就地取材,倒也甚少有这方面的忧虑。

然而这一次被困在这片山谷之间,宋军来去无踪,神出鬼没,然而进攻骚扰,却又是无日无之,搞得他们风声鹤唳,纵然是这片山林之间的飞禽走兽何等丰富,他们却也只能徒呼负负,望洋兴叹。

毕竟这里地势丘壑起伏,对于这些一多半战力全在马上的女真人而言,是最不易于发挥实力的所在,好容易占据了山谷间这么一片空旷之处据地扎营,才算得上是勉强守住了阵角,就算没有金兀术的严令,也不会有人有那个胆子离开这片临时阵地行动。

这些日子来,数十万骑军人咬马嚼,不但寻常军士早已是节衣缩食,有一顿没一顿,就连这片山谷内的草根树皮,都几乎已然消耗殆尽,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自己这一方的军队实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要不是在这南方的山谷之中清泉处处,只怕不待宋军动手,自己这二十余万女真精锐,就要尽数葬送在这里。

是以此次虽说是与宋国商议和谈,然则其实这些将领心中也都明白,这场所谓和谈实则也与招降无异,若不是眼下这二十万铁骑好歹还算得上阵容齐整,让宋军觉得要将自己这一方全部拿下还必须付出相当代价,只怕连接受招降的资格都自没有了。

是以昨夜金兀术提出如此冒险的计划,也确实是因为眼前局势已经到了不能不放手一搏的地步,在如此狭窄的地方汇集了如此多的人马军队,而且还自缺乏粮草补给,不仅是军心士气日渐涣散,甚至已然有些受伤的士兵生起了病,如果再照着这样的局势下去,只怕疫症横生,也是为期不远。

毕竟女真一族长久以来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对于这江南之地潮湿多雨的气候一直都未能够习惯过来,遇到现下这样的情况,只怕每多待一日,伤病之众,就会以几何的方式开始增长。

是以与大宋所言的商议和谈,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自己这方置身于如此弱势的地位,宋国方面的使节提出来的这样的条件,实在也不算是过份。

毕竟哪怕按照塞外民族的惯例,败军之将,接受胜利那一方一些略带羞辱性的条件,也只不过是惯有之例而已,而自己这支大军做为战败投降的一方。却仍自摆出这样的军容仪仗,委实也不太合乎规矩。

他们也都自是沙场老将,领着帐下这支女真大军征战四方,换作是他们占据优势的时候,如果有哪一支战败之军以现在自己这样的姿态来求和,只怕他们也是决计不会答应的。

只是今天他们此举却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金兀术原本另有安排,是以此时听得宋使的要求,一时之间都有几分不知所以。

完颜雍看向辛弃疾,问道:“那按照贵使看来,我军应当如何施为才好?!”

辛弃疾淡淡说道:“即然双方主帅已然签下和谈之议,贵军自然应该体现出一点和谈的诚意。本使此来是与副帅及诸位将军商讨贵军各部缴纳军械战马的时间及次序,除开第一批需行缴纳军械战马的部队之外,其他的弟兄,倒是可以回营歇息了。”

“第一批缴纳军械战马?”完颜雍看了一眼正自相互交头接耳的其他将领,转头看着辛弃疾惑道:“现在?”

辛弃疾含笑点头:“现在!”

他缓缓高举右手,也不见作势,不远处一处山林间忽然间举起一面宋字的大旗。

完颜雍与那几名将领面面相觑,不由得都自是相顾骇然。

他们也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将领,对于行军布阵之时的各种传讯通信之法,自然都不陌生,一般而言,无论军队规模大小,若是仅凭统军将领耳提面命,都自是难以如臂使掌,是以正常情况之下,都是使用金锣、战鼓,辅之以颜色不同的旗令指挥。

自有宋一代以来,烟火制作技艺日趋成熟以来,在与辽国百年通商之间,也有不少巧手匠人辗转流传到了契丹辽国,女真一族代辽而立之后,承接了契丹辽国的那些技艺工匠,是以也开始在军队的远程传讯之中,开始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烟火讯号传讯。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讯息传递方式,总也离不开通过视觉、听觉传递,但刚才辛弃疾那一举手,却是让他们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周知了在山林之上的队伍。

那山林离此处虽然不算太远,却也绝对不近,更何况现下山谷之间聚集了数十万之众,辛弃疾虽则站在队伍最前列,却也仍不过是沧海一粟,在那样的距离之下,哪怕修为再高、目力再好的人,也绝无可能通过这样一个举手的姿态,来认出辛弃疾来。

要知道,行军打仗之时,讯息之间的传递极为重要,尤其是长途远征的过程之中,情报讯息,更几乎是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成败的关键之所。

是以虽说女真骑兵来去如风,然而在作战之中却也必先派遣斥候以刺探军情,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眼下辛弃疾的举动,却不啻于说明了在宋军之中,存在着一种纵然面对面看着,他们也根本难以发现痕迹的沟通之法,单单凭着这一点,在行军对战之时,只怕就已然足以让自己的军队吃上一个大亏。

完颜雍与那几员将领这才有些明白,何以先前那几日来包围着自己的宋军能够做到如此神出鬼没而又自相互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进攻骚扰。

毕竟如果宋军掌握了这样一种完全超出于自己知觉之外的沟通方式,那他们自然可以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一时之间,他们不禁对于金兀术突然之间会改变计划,与南国天子官家商定和谈,又自是相信了几分。

宋人如果能够以这样一种完全不知如何而来的渠道沟通讯息,传递命令,那却也未必就真的需要将军力部署在目光可及之处,只需要分散隐蔽,到时也自是可以统一指挥,分进合击,如臂使掌。

而这样一来,纵然金兀术存下了亲身涉险,以身诱敌的心思,也只怕再发现不了宋军的真正主力所在,在那样的形势之下,不得已与宋国天子及统军大将签订和约,却也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以金兀术的眼光与见识,都远在于自己这方所有人之上,如果其看到了宋国军队相互之间这等传递讯息的方式,自然也能一眼看得出这其中包含的威胁与意义。

完颜雍强自压下了心头翻腾的情绪,对着辛弃疾说道:“贵国与我军刚刚商定和谈,我军大帅尚且至今未归,现下就马上开始要我军缴纳军械战马,未免太过着急了些吧?”

辛弃疾哑然失笑道:“此处地势狭窄,拥挤潮湿,又复补给不便,贵军在此处想来住得似乎也自不太舒坦,我大宋天子官家虽然怀柔远夷,乐好远客,然而在眼下这样的环境之下招待各位,也实在不合乎于我煌煌大宋之国体,现下我军已然在山谷之外备齐了饮食酒饭,营帐住所,只待得贵军分开缴纳了军械战马之后,便可自饱餐酒饭,休整精神,然后拔军归国,我大宋天子官家也是明白里的许多弟兄也都已然是归心似箭,是以一早布置停当,副帅及各位将军大人觉得过急,我看贵军的这些弟兄们还自觉得太过不急了才是!”

他这番话的声音不大,但除开站在身前的那些将领之处一直立在最前排的那些近卫军士们却也都自是可以听得明白,不由得也自起了一阵低低的骚动。

今时不同往日,女真一族早已是立都开国,据地万里的大金国皇室一脉,然而女真一族的军队仍自奉行原本的“猛安谋克制”,是以这支女真大军之中的寻常军士,却也不乏出身于大金国高官显禄之家的少年,哪怕最平凡出身的女真少年,至少也都是家中富实,不愁吃穿,而且这些女真少年大都未曾经历过昔年大军初起时那般餐风饮露的日子,这些年来大金国势日强,他们也甚少有真正拼死力战的机会,偶有一些小规模的平叛,至多不过数日功夫便已然是高奏凯歌,象这一次这般辛苦的战斗,对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讲,实在是一次不啻于最可怕的恶梦般的经历。

先前在舒州城下、顺昌城下那般与宋人艰苦作战,经月有余,对于他们而言,就已然是一个极为痛苦疲累的经历,继而舒州城破之后,他们又自是未及休整,便自全体引军而下,追袭残军,然后被困于此处的时候,粮草辎重都自未及携带,这些天来,金兀术、完颜雍等将领好歹还能一日三餐,有营帐栖身,然而那许多军士却已然是忍饥挨饿,露宿荒野,此处清泉处处,他们的性名固然因此得以延续,然而也正因此,地面潮湿不堪,这些长处漠北,早已习惯了干燥气候的军士,早就已经是苦不堪言。

更何况,这数十万人马的大小排泄,都集中在了这片山谷之内,纵然这些军士都算得上是训练有素,对此有种种的处理方式,这里的环境却也早已经是到了几乎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辛弃疾口中所言的餐饭美酒,干爽营帐,若在于平日里他们可能都自是不屑一顾,然而在此情此景之下听来,对于他们却有着简直难以言喻的吸引力,纵然这些贴身近卫都自是百里挑一的女真汉子,然而也都不由得露出了向往难耐的神色。

完颜雍与那些将领相视苦笑,心下也都自明白,辛弃疾所言非虚,如果他的这一番话让那些军士们听到了耳中,只怕绝大部分军士倒是会争着抢着要成为最先缴纳军械战马的那一部分军队。

辛弃疾望着完颜雍跟那几员将领惊疑不定的神色,轻轻一笑,接着说道:“我大宋天子官家与贵大帅相谈甚欢,只怕一时片刻,尚未及回转,派遣本使前来,原本便自是要让本使与诸位将军先行做好前阶段的一切之事,若是再多拖沓,贵大帅回转之后,只怕也免不了一番斥责,而本使若是就此回去,也自是吃罪不起,还请各位将军快些议定,本使自会在此处与诸位将军一同办理和谈撤军之诸项事务,诸位将军也无须太过提心。”

完颜雍与那几员将领都自是面容一变。

他们也都是精明过人之辈,如何会听不出辛弃疾的话中之意。

辛弃疾的话里明里虽说是金兀术与南国天子相谈甚欢,一时片刻难以回转,然而完颜雍以下那一干将领,却都自明白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辛弃疾话中的意思,只怕是想告诉自己,眼下金兀术之性命,实则正是拿捏在宋人的手中,若是他们不肯依照着辛弃疾的吩咐先行开始进行缴纳军械及撤离休整之诸般动作,只怕金兀术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回还了。

而且辛弃疾也已然明确说明若是此次不成,他自是再不肯回返,他留在此处一则自然也有以身为质之意,只要自己这一方能够按照着他的指令做事,那金兀术自有回返之时,然而这些日子来的相处,他们也早已经看得明白,眼前这个南国小子,确实是一个十足十的悍不畏死之辈,若是真正自己这方不依照和议之谈做事,只怕辛弃疾真的会不惜玉石俱焚。

完颜雍与辛弃疾互视一眼,却是轻轻吁了一口气,转身对那些将领说道:“我们开始准备撤军休整诸般事宜吧,阿里达将军,我看就由你所部军队先行缴纳了战马军械,出谷休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