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国中(四)(2 / 2)

挑灯看剑 海东青 0 字 2021-08-28

他当然也明白,如若从长远来看,那么继续等下去,继续让大理国中的形势按着现在的局面发展下去,那绝对是对于高氏一门的力量,甚至对于整个大理的国力消耗最小的一种选择。

然而高升泰却不想这么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等到那个时候。

而如果是在他的身后改朝换代,那么大理段氏必然是要被整个连根拔起,鸡犬不留。

包括那位日新帝!

所以这一次秦桧的信柬,终于让这位高升泰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他从小看着这位日新帝长大,也知道这位日新帝对于中原宋室那种种繁华生活异乎寻常的兴趣。

那就让这位日新帝到宋国来吧!

不是作为那种终日朝不保夕的质子,而是让他真正成为宋人,成为宋人中的贵族官员,这才是他真正想和那位宋国天子提出来的交换条件。

虽说这样一来,等若是有个把柄捏在大宋天子的手上,但以现今的天下局势,宋国只怕在很长的时间之内,也不可能腾出手来对付大理,更何况大理一向闭关自守,据有山河之利,崇尚以文御武的这南国宋室能够出现像这样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不过是在国破家亡边缘之时才逼出来的异数,等到大宋在天下重新站稳脚跟,等到大宋能够战败最急于对付的敌人,这些将领也早就都已经老去了,要想在这种时候进攻大理,宋国也必然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更何况,这一切都还是建立在大宋能够有这么一天的基础之上。

至于大理段氏的其他人,他自然也是会加以处理的,以这位日新帝的性格,纵然一时之间会悲愤莫名,但应该也鼓不起那种雄心壮志,还会来联络旧部,以图谋复国,希望他能够在这南国大平安安地过完下半辈子,好好开枝散叶吧。

有大理这个强藩在,这位日新帝及日新帝的后代,对于宋国就还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大宋的君臣上下最善于算计,这位奇货可居的日新帝,在大宋应该可以一直生活得很好。

不过这些他都不想再跟巴先生解释了。

高升泰遥望着窗外云卷云舒,轻轻一叹。

只希望这一次历经国中的乱相,至少在自己回去之前,这位日新帝还能够好好地活着。

…… ……

段誉当然还好好地活着,他在疾弛中勒马,望着前面,转头向着朱丹臣问道:“朱叔叔,前头可就是你说的那个村镇了么?!”

“是的,公子”,这些时日来昼夜赶路,朱丹臣也已经开始按照段誉的吩咐,习惯把那些君臣虚礼给抛开了,以前行走江湖之际,他对于段誉就经常以“公子”相称,现下虽然段誉已近中年,却也还是未曾改过口来,他望了下前方,在马上答道:“过了这个小镇,离临安城就只有一处驿站了。”

“那就走吧”,段誉拉马,便欲离去:“我们连夜赶路。”

“公子不进小镇歇息一下么?”朱丹臣苦笑,摇头说道:“我们已经连赶了几天几夜,公子龙体要紧!”

“离临安城只有一处驿站,也就是说我们只还有一个机会在善阐侯进入临安城前截住他”,段誉却是不为所动,说道:“如果截不住善阐侯,那还有什么要紧不要紧可说的。”

“唉!”朱丹臣一声叹息,却是没有再叹,也拍马跟在段誉的身后。

他知道段誉的意思,这一次那位善阐侯高升泰前来,是由大宋的权相秦桧亲自相邀而来,虽说那封信柬之中的内容荒诞离奇,匪夷所思,然而秦桧既然会不远万里力请高升泰前来,就证明高升泰必然将在秦桧与大宋天子的相争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高升泰进到了临安城,那必然就能够得到秦桧的力量所护庇,而且高升泰此次是打明车马,以善阐侯身份前来,从大宋官方的角度来讲,也不能让这外国贡使在自己境内出了事情。

反倒是他跟段誉两人,就这么只身赶来,没有按照两国官方流程进行任何身份确认,也正因此段誉才会沿线赶路,希望能够在那位善阐侯进入临安城之前,将他当头截住。

朱丹臣心里也明白,段誉此举,绝对是无可奈何之下的举动。

眼下大理国中的局面,虽说大半落入他们段氏一门的掌控之下,但这却是在高升泰离开大理国境,高氏一门群龙无首,甚至于几个掌握着实权的人还互相猜忌的情况下面才达成的结果,如若要论及真正的实力对比,那么在大理国中,这些年来一直采取避让姿态的段氏,着实还是比不上经营得蒸蒸日上的高氏一门。

这一次能够如此迅捷地取得了成功,很多地方还是依靠着高升泰不在国中,从而出现上下指挥不灵的机会,假传命令,以使得高氏大部分的军力都自是不知所从,这才暂时控制住了他们,然则高氏在大理国中也可谓是根深蒂固,虽然长远来看必然是要彻底根除他们,但却只能是徐徐图之,如若操之过急,只能是适得其反,很可能会当场激起剧变。

然而现在段氏一门所最缺的,恰恰也就是时间,毕竟他们现在所得到手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高升泰不在大理国中,属下各自为政的基础之上,虽然他们也已经进行了种种的布置,但以高升泰之能,只怕过不了多久就能够觉察到国中生变,到时只怕秦桧许下再多的重诺,高升泰也自是会立时回转,实在也是拖延不了多长的时间。

而如果待到高升泰回到国中居中指挥,那高氏一门的势力立时又是铁板一块,到时的局面,只怕就又是另一番反覆了。

所以段誉才会兼程赶来,希望能够不顾一切地让高升泰再不能回到大理国中。

倒也不是段誉喜欢亲身涉险,只是高升泰本身的武功,在大理国中也已然是属于第一流的境界,而到得大宋之后,只怕难免还要算上许多护卫的力量,整个大理国中,也就只有以段誉所身负的绝顶武功,能够有把握在无论面对任何环境之下,都能够取得了高升泰的性命。

当然,如果能够在高升泰进入临安城之前先行截住了他,也就可以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朱丹臣想着,跟随在段誉之后,正欲放马而去,却是忽然发现前面的段誉忽然勒住了胯下的战马。

“咦?!”段誉似乎发现了什么似的,掉转了马头,向着小镇,发出一声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