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四道封锁线(2 / 2)

“一旦太行匪区的八路军倾巢而来,”</p>

“我将亲自率领独立支队前往增援。”</p>

说这顿,前田忠信又极为自信的道:“有这四道封锁线的存在,”</p>

“太行匪区之八路军无论是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分头突围,还是以营、团级规模发起突然袭击,又或者集结旅以上部队强攻,”</p>

“哪怕是集中所有主力部队倾巢来犯,”</p>

“都休想跨过正太路半步!此路不通!”</p>

“哟西!”听到这,筱冢义男彻底放下心。</p>

……</p>

在北平,铁狮子胡同11号。</p>

宫野道一轻推开门,走进冈村宁次办公室。</p>

正在闭目养神的冈村宁次便立刻睁开眼睛:“宫野君?”</p>

“大将阁下!”宫野道一啪一下收脚立正,“第1军急电。”</p>

猛的一顿首,宫野道一便将手上拿的文件夹递给冈村宁次。</p>

冈村宁次接过文件夹打开,很快看完后道:“前田君搞的这个四道封锁线倒是挺有新意的,我们在冀中、冀南扫荡时不妨也借鉴一二。”</p>

“大将阁下明鉴。”宫野道一深以为然的道。</p>

“我认为,前田前辈所制定的这四道封锁线,”</p>

“在太行山区其实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杀伤力,”</p>

“反而是在冀中、冀南这样的平原地区才更具威力。”</p>

“哦?”冈村宁次颔首道,“这么说,你很看好第1军的这次扫荡?”</p>

“是的,我对第1军的此次扫荡持积极乐观之态度。”宫野道一道,“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有前田前辈的四道封锁线,正太路已经是不可逾越,太行匪区之八路军若向西突围,就会跟第1军的18个扫荡支队迎面相撞,其结局不言可知。”</p>

“所以,太行匪区之八路军只有北上或者东进两条路。”</p>

“北上是贫瘠山区,养不活多少人,八路军将自行溃散。”</p>

“东进是冀中平原,我第110师团及第8旅团已张网以待。”</p>

“所以,在我看来,太行匪区之八路军已经是在劫难逃了。”</p>

冈村宁次淡淡的扫了宫野道一一眼,不置可否。</p>

……</p>

晋西北,晋绥军358团部。</p>

楚云飞正带着团部的几个参谋在进行沙盘作业。</p>

脚步声响起,参谋长方立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p>

“团座。”方立功立正敬礼,又说道,“长官部急电。”</p>

楚云飞仍旧在梳理沙盘模型,头也不抬的问道:“什么事?”</p>

方立功说道:“长官部来电说,晋南之日军突然频繁调动,近期恐有针对八路军太行军区的大动作,让我们358团守好自己的防区,不要轻举妄动。”</p>

“这可奇了。”楚云飞不解的道,“晋南之日军频繁调动,长官部凭什么断定日军要针对八路军太行军区有大动作?这可是隔着老远呢?”</p>

方立功害了一声说道:“长官部肯定有确切的情报来源。”</p>

“那我明白了。”楚云飞神情一冷,说道,“看来,长官部已经跟日军达成默契,身为一名中国军人,我真为此而感到痛心疾首。”</p>

方立功摆手道:“团座,你大可不必如此。”</p>

顿了顿,又道:“无论如何,日军将主要矛头对准八路军,对我晋绥军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正所谓,两相相争必有一伤!”</p>

“最好是双方打得两败俱伤。”</p>

“如此,于我晋绥军最有利。”</p>

楚云飞哼哼两声,黑着脸道:“话虽如此,但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友军被日军剿灭却不能出手相助,我心里真不是滋味。”</p>

方立功说道:“八路军只是理论上的友军。”</p>

“既便如此,也是咱们中国的国防力量。”楚云飞怅然道,“但愿李云龙他们能撑过这一劫,不至于伤亡太大。”</p>

“以我看来,怕是不可能了。”</p>

方立功说道:“这次筱冢义男调集了足足7万人用于扫荡,如果算上伪军的话,更是已经超过了8万人,兵力几乎是八路军的两倍!”</p>

“太行军区的八路军兵力不如日伪军多,”</p>

“战斗力就更不能跟日军比,我实在想不出,”</p>

“八路军还能靠什么撑过此劫?靠他们的宣传吗?”</p>

“那也未必。”楚云飞却说道,“日伪军兵力虽多,但是用于同一个方向的却少,所以在某一个局部战场,八路军也还是拥有一定的兵力优势。”</p>

“没有用的。”方立功摇头道,“八路军肯定完了。”</p>

楚云飞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说。</p>

……</p>

重庆,黄山官邸。</p>

凯申公正在阅读侍从室汇总起来的简报。</p>

这些简报有关于国内战场的,不过更多的是关于国际方面的,尤其是关于漂亮国、大阴帝国以及苏联的简报,事无巨细他都要细读。</p>

其中原因很简单,洋人的事就没有小事。</p>

至少对凯申公来说是这样的,他骨子里就敬畏洋人。</p>

同时,凯申公内心又盼望着洋人能够赶紧打起来,从目前看,无论欧洲还是亚洲,都已经出现了大战的苗头。</p>

所以最近凯申公就更热衷于阅读国际方面的简报。</p>

不过很遗憾的是,今天的国际简报中并没有令人振奋的内容,反倒是国内简报中有一个让他感到高兴的消息。</p>

“训恩啊,日本人是何用意?”</p>

凯申公扬了扬手中的一份简报。</p>

旋即又道:“给我们这么个通报?”</p>

陈训恩道:“估计是日军驻山西第1军要对八路军的太行或者太岳军区有重大作战行动吧,因为兵力不足所以要从晋南调兵,又担心党国留在中条山中的中央军会趁虚出击,所以才发了这么一个通告,意在稳住我军。”</p>

“山西日军要有大动作?”凯申公心头一动。</p>

旋即又接着问道:“军统那边有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p>

陈训恩刚想说暂时没有,门外便响起脚步声,旋即戴雨农进来。</p>

“校长。”戴雨农恭恭敬敬的向凯申公敬了一记军礼,然后便不再说话。</p>

陈训恩便立刻意识到他不适合再留在书房里,当即便起身告辞,出门之后顺便还把书房的门给带上。</p>

凯申公道:“雨农,现在可以说了。”</p>

戴雨农道:“校长,卑职已经获得可靠之情报,日军驻山西第1军已经集结了超过8万人的庞大兵力,准备对八路军太行匪区发起大扫荡。”</p>

“日军方面希望我中条山的中央军不要趁火打劫。”</p>

“那么作为交换,华中方面的日军也将会停止攻势。”</p>

听戴雨农说到这,凯申公冷笑道:“作为交换,华中方面的日军将会停止攻势?说的好像华中方面的日军还有余力进攻似的。”</p>

戴雨农立刻说道:“日军惯会虚张声势。”</p>

凯申公摆了摆手,又说道:“日军虽然只是虚张声势,但是驻山西第1军若真能扫灭太行匪区之八路军所部,对于党国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p>

“校长所言极是。”戴雨农再次附和道,“太行匪区的八路军早晚都是要解决的,不光是太行匪区,还有其他各个匪区的八路军早晚也是要解决的。”</p>

“嗯。”凯申公当即摁铃将副官叫进来,“立即致电第二战区南路军之各集团军,冬季就快要到了,各部务必加紧训练,以待来年开春时发起反攻,在此期间各集团军各师,皆不得轻举妄动,以免误了来年反攻。”</p>

“是。”侍从副官记下电文,转身匆匆而去。</p>

凯申公又问戴雨农:“雨农,你觉得这次会如何?”</p>

戴雨农不假思索道:“校长,太行匪区的八路军肯定完了。”</p>

“嗯。”常凯申轻轻颔首道,“雨农你的看法跟我完全一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