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萧关瑟冷(2 / 2)

新三国策 晶晶亮 4710 字 2019-09-27

听罢李典的话,正要拍马出关的夏侯惇哈哈大笑,脸上神情狂妄,他大声道:“曼成说得差矣,要破高顺、张辽,不需费那几日的功夫,今日一战我兄弟二人会打发了他们。”说罢,一摧战马,大笑声中与夏侯渊呼啸而出。

是役,夏侯渊、夏侯惇自率七千精锐迎战高顺、张辽,李典、吕虔则率余下的三千兵卒守卫关口。

两军对圆,夏侯惇引一彪军方冲下关门,正与高顺军相遇,夏侯惇素来悍勇,早闻知吕布军中高顺陷阵营的赫赫威名,心中一直不服,此时见是高顺旗号,遂大喜过望。

“高顺,可当我夏侯元让之敌!”夏侯惇放声大呼,拍马挺枪搦战。

高顺那厢也瞥见夏侯惇的旗号,知是劲敌,当下不敢怠慢,急令曹性压住阵脚,自己举刀迎敌。

十余合后,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斗得紧时,夏侯惇神情渐渐严肃,他蓄力举枪架住高顺的刀,道:“高顺,汝这般武艺,屈身委于吕布,真可惜了,莫如随我投了司空大人,到时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高顺大笑道:“夏侯惇,你打错算盘了,我高顺岂是那般无耻之人!”

说罢,举刀朝夏侯惇凌空劈下,两人这一番纵马相交,激战至四十余合,高顺终究因疲累过度,力有不逮,渐渐的有些抵挡不住。

“高顺,不过如此耳!”夏侯惇放声大笑道。眼见得高顺败相已呈,夏侯惇更是越战越勇,一杆长枪使得风雨不透,点点枪花如浸血的浪花直奔高顺涌去。

陷阵营的威力在于阵法,而不在于单兵抗敌,高顺的武艺其实也算得上的有数的大将了,但在夏侯惇面前,却还是要差了一筹,加上多日奔波身体劳累,能支撑四十合已是不易。高顺又勉强的虚晃架了几合,双臂已是酸麻不堪,遂拔转马头朝着本阵欲回,而夏侯惇此时正杀得性起,如何肯让高顺安然返回。

“将军——!”在后观阵的曹性看得真切,惊呼声中一枝利箭已搭上弓弦。曹性身为陷阵营的裨将,除了忠义武勇、精通阵法之外,还有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技。

“嗖——!”已追得不到一个马身的夏侯惇挺枪直刺高顺背后,却忽然间听得有劲风扑面,随即眼前一黑,一股剧痛从左眼传来,直入脑际,痛彻心肺。

曹性这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目,剧烈的痛楚差一点让夏侯惇掉下马来。

夏侯惇急急伸手握紧箭杆,用力一拔,顿时血淋淋的眼珠随着箭矢带出,挂在箭头微微的颤颤。他一手捂住左目,持箭大呼道:“父精母血,岂能浪费!”呼罢,一张嘴将自已的眼珠吞入腹中,然后舍下高顺,拔马挺枪直取施放暗箭的曹性。

夏侯惇遭此重创,尤如一头嗜血的恶狼,仅剩的独眼露出一抹残酷的笑意,在夏侯惇疾冲的狂暴气势面前,曹性已完全陷入了惊惶失措之中。

“快退入阵中!”高顺回头,见曹性危险忙大喊道。经过刚才这一战,高顺明白只有退入到陷阵营中,依靠阵法的精妙才能遏止住夏侯惇的气势。

然而此时,曹性已被夏侯惇的气势所震慑,竟然呆呆的站在原地,坐等着夏侯惇冲过来。

“汝射我目,我取汝命!”夏侯惇阴阴冷笑着,奋起一枪将曹性搠翻落马下,两边的兵卒见夏侯惇如此凶悍,皆相顾骇然。

在战场的另一侧,夏侯渊与张辽同样撕杀的难解难分,雁北骑与夏侯铁骑之间的骑兵对决比起这一侧的单挑更加惊心动魄。

如同两股奔腾的激流相撞,飞溅的尘土已将萧关遮住了本来的面目,尘雾中敌与我根本已无法分清,双方士卒唯一剩下的感觉就是:冲锋,再冲锋,挥刀,再挥刀,一直到再也举不动手中的兵刃。

战马的悲鸣夹杂着受伤兵士的呼号不住的传来,站在萧关城头观战的李典已看不清战局的进展,在滚滚黄沙中,“夏侯”的旌旗若隐若现。

“子恪,你率五百兵卒守城,余者随我出战!”李典一边沉声说着,一边快步下城。

虽然不清楚战况,但李典知道这个时候是最关健的时候,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与没有后援的高顺、张辽相比,夏侯渊、夏侯惇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李典。

崩溃几乎是在同时开始,当李典的二千五百名生力军投入战场时,早已不堪重负的雁北骑全线溃败,张辽虽然死死的缠住了夏侯渊,但却无法阻止李典的进攻,与此同时,陷阵营也因为曹性的战死而士气大落,尽管夏侯惇因为眼伤而退出了战场,但高顺却始终无法取得全局的主动。

败,一败再败。

从淮南远途北上的高顺、张辽在萧关遭到重创,一战损失精锐二千余众,待退到下蔡一带时,全军从出发时的七千人一下子锐减至一千余人。

其中吕布军中最骁勇的陷阵营、雁北骑损失尤为惨重,雁北骑在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旋风追击下,安然脱困者仅三百骑,而以步卒为主的陷阵营则几乎全军覆没,主将高顺也是身负重伤,若非张辽的拼死救援,高顺早已和曹性一样,战死沙场,尸骨无存了。

经萧关一战,吕布赖以征战的主力几乎丧尽,下邳城真正陷入到了孤立无援、坐以待毙的绝境中,吕布能指望的,除了虚无飘渺、还不知会不会来的高宠援军外,就只剩下储藏在军窖中的烈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