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上)(2 / 2)

新三国策 晶晶亮 2441 字 2019-09-27

马超听罢频频点头,赞道:“赵将军果然是人中龙凤,胆量勇气智谋非同一般,只是你我纵是合兵一处,也不到千人,敌若卷土重来,我们还是免不了要一场恶战!”

杜畿这时道:“阎行授死之后,韩遂军中再无可以一用的大将,我们这边只要能有一支攻坚拔寨的精兵,以少胜多也不是难事!”

“这位是——”马超眼睛一亮。转身看去却见是赵云军中一个文文弱弱的中年文士。

“京兆府杜陵人氏,杜畿是也!”

马超听得杜畿回答的如此慷慨有力,不觉有些惊异,在西凉汉、羌、胡混居的地方,只有武力才是可以威慑他人的力量,对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大家都瞧不起的,文人就是摇头晃脑的念诵文章,只会误国误民,遇上真打起仗来,第一个偷生怕死的就是文人。

这是一种根植于边陲移民心中好几代人的牢固观念,他们的先祖因为朝廷的一纸诏令而远离家乡,在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心中,憎恨的直接对象就是那些在皇帝面前出馊主意的谋士。

马岱接道:“大哥,杜参军说的有道理,我们先向大阿爸报告喜悦,再请求大阿爸派出援兵来,二路敌人中只要我们击破了一路,韩遂就不得不退兵了。”

马超却是不住的摇头,他的眼中掠过一丝不羁的锋芒,沉声道:“不用了。既然阿爸先前没有同意派兵,现在也不会派,就让他带着那些所谓的精兵去死守冀城吧,瑾之,这是我的信符,你速速赶到上邽,让庞德率部兼程赶来参战!”

“令明会来吗?”马岱犹豫道。

马腾早有命令让庞德镇守上邽,现在马超再令其援师北原,对于庞德来说,若是听了马超的调令,就是违抗军令,是按律当斩的重罪。

马超自信道:“令明若是不来,他是不是庞令明了!”

在校尉庞德的手下,有近二千足可以一挡十的精兵,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比马腾留在冀城的部队要强过甚多,若有庞德这一支精锐相助,击破韩遂军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就在赵云、杜畿为了在西凉站稳脚跟而费力冥想之际,他们的一举一动已被曹操派到荆州、汉中、西凉一带的间谍获悉。

许都,丞相府。

一个瘦弱的长着一对细长眼睛的中年人静静的端坐在锦凳上,心安理得的品着手中的一樽美酒,不时的,他还眯起眼睛,流露出陶醉的神态,即便是曹操久久的瞪视也不能让他表露出丝毫的惊慌。

“文和,高宠小儿插足西凉,不知你对此有何高论?”曹操终于开口问道。

文和是贾诩的字,贾诩出生于凉州武威郡姑藏,建安四年冬他谏议宛城张绣北投曹操,由此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名谋士,同样,因在宛城杰出的机谋表现,受到曹操的赏识,其地位仅排在荀攸、郭嘉之后,列三大谋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