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收服田中(2 / 2)

世家 千年静守 4959 字 2019-08-19

首先客气的向陈耕鞠了一躬,田中信一郎才开口问道:“陈君,润华实业是否有发展自动变速箱的打算?”

“当然!”陈耕毫不犹豫的道:“润华实业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技术,我们已经完成了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制备,可以承受的最大扭矩达到600牛·米,乐观的估计,两年内润华实业能够拿出第一台4at的工程样机。”

田中信一郎顿时动容!

虽然德国zf公司已经推出了具有5个前进挡的5at自动变速箱,但4at依旧是高端自动变速箱的象征,搭载5at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基本上是奔驰s—css级这一类豪华品牌的旗舰级车型,而在日本,即便是最顶尖的旗舰车型也只能搭载4at,比如丰田汽车准备用来冲击世界豪华汽车品牌市场格局的lexusls400,搭载的就是一台爱信精机提供的4at自动变速箱,而现在,中国人竟然准备在2年内拿出第一台4at的工程样机?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想到中国人已经在苏联人的技术支持下解决了液力变矩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问题,那么剩下的就只是齿轮组和管路、油路的布置了,这些东西只要下功夫去摸索,总会找到合适的布置方案的。

陈耕接着道:“自动变速箱技术的确很难,对设计和加工精度、工艺水平的要求很高,不过基础的齿轮布局结构无非是辛普森方案和拉维娜方案,这两个基础的齿轮布局方案是没有专利保护的,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障碍,人人都能做,只有一些特殊的、特别的结构才会有专利保护,比如田中先生你之前所在的爱信精机和德国zf,润华实业选择了辛普森结构,现在的进展很快。”

这番话也是陈耕有感而发,从90年代中期到之后的差不多20年时间里,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以及他们在国内的“合作伙伴”们,就在不停的向大家灌输一个理念:自动变速箱这个东西很难,非常难,技术含量非常高,咱们中国人在材料、工艺、电子技术、软件编程等所有基础方面和高科技方面都与西方有着全方位的差距,中国想要做出自己的自动变速箱,别说20年了,50年都未必能成,这不是凭某家公司、某几个研究机构努力就能改变的,咱们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

陈耕要说的就是:狗屁!

虽然自动变速箱的确是个很先进的玩意儿,但自动变速箱的基础的齿轮布局结构早在20年代就被人申请了专利,这两种典型的齿轮布局结构是以发明人命名的,分别叫做辛普森结构和拉维娜结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在这两种基础的结构上做出了自己的改进、形成了自己的专利,但这两种结构的专利其实早就过期了,人人都可以拿来用。

自动变速箱真正难的,其实也不是液力变矩器、液力耦合器、加工工艺、材料技术这些东西,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国内从事液力变矩器、液力耦合器制造的厂家比比皆是,从事液压行业的企业也一抓一把,就算是最难的自动变速箱基础软件的设计以及换挡逻辑的标定这些,以国内在软件方面的水平,也不至于做不出来,也无非就是一个大数据的采集而已。

真正影响国内自动变速箱行业发展的,就一个地方:成本!

爱信精机、zf这种面向全世界发售的自动变速箱企业,年产能数百万那是上千万台,在零配件供应商面前有着多么强大的溢价能力?有多么强大的成本均摊能力?

你呢,一年生产几千台——说不定还卖不掉——在零配件供应商面前有“议价能力”这四个字可言吗?人家说不定还会嫌你的订单太少、嫌麻烦不愿意给你供货。

最终你生产一台自动变速箱,成本5万,爱信精机、zf这样的巨头生产一台自动变速箱,成本一万出头,等于你的车子如果装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成本一下子比别人高了3万多,就你一辆不到10万的小车,成本一下子高了三万多,你凭什么和别人竞争?你还要不要活下去了?

摇摇头,陈耕将思绪收回来,对田中信一郎道:“当时机成熟后,润华实业将会实行事业部制,届时动力总成和零配件将会继续如现在这样对外敞开供应,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自动变速箱供应企业之一。”

这就是说给自己听的了,田中信一郎明白,陈耕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告诉自己,将来实行事业部制度之后,自己将会是分管动力系统总成以及零配件这个事业部的最高负责人。

这个承诺不可谓不重,田中信一郎不再犹豫,微微躬身,对陈耕道:“陈君,能够加入润华实业是我的荣幸,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终于说通这个家伙了,陈耕松了一口气,心里却是忽然一动:他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东西:“田中先生,除了这个4at之外,我们已经完成了6at自动变速箱的开发工作,另外,我个人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变速箱,这是一种‘燃油-电动机混合动力系统’而设计的无极自动变速箱,我叫它e—cvt。”

“e—cvt?”田中信一郎动容道。

虽然不知道这个e—cvt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没错,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全球各国政府必然会采取各种行政和强制性措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以降低减低排放,我设计的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制造出一辆超低油耗,超低排放的车子,而根据我的计算,采用我的设计,油耗水平可以大幅度降低,市区油耗和100公里等速油耗都可以做到百公里5升左右,而且在城市里行驶,可以做到越堵越省油。”

“这不可能!”田中信一郎几乎是下意识的站起来,陈耕的话完全颠覆了他的知识结构:“怎么可能会有越堵越省油的车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