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奏(2 / 2)

三月底,广州,虎门炮台在陈玉成的严厉督促下修建的速度很快,陈玉成把从洋人那缴获来的大炮都架在虎门炮台上,如今的虎门炮台比起以前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战斗力也得到很大的加强。俘虏的洋人按照杨一的指示,都押到韶关一带的矿山里去干活了,这些洋人,杨一可是把他们当宝贝的,将来的能换大钱的。新军没有虐待俘虏的习惯,洋人们除了正常劳动,其他待遇还是可以的。

有了新的炮台,陈玉成有信心和决心在广州挫一挫洋人的锐气。洋人入侵,广州首当其冲,不在广州打一下,陈玉成心里不平衡。可战争这东西有时候打的就是绝对的实力,单有信心和决心是不够的。陈玉成把主力迁往了韶关,广州只留下一万守军。陈玉成这样做心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陈玉成以为,只要在广州把洋人打疼了,洋人一定追过来报复,到时候自己在韶关就能好好地和洋人较量一下了。

四月初,湖南。左宗棠接到了前往浙江上任的圣旨,他知道这是杨一的安排,左宗棠除了对杨一的感激外,还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两辆马车,一辆拉着左宗棠的家小,一辆装满左宗棠的书,一个丫环,一个家人,老婆孩子,这就是左宗棠上任的队伍。

两湖总督的行辕内,曾国藩设宴给自己的老乡饯行,酒过三巡后,曾国藩对左宗棠道:“兄乃经世大才,此去必定鹏程万里前途不可限量。”左宗棠摸出自己在浙江考察写下的笔记交给曾国藩道:“大人,杨大人在两江推行的新政,效仿西洋列强的经济之道,这乃是强我中华的良方,两湖改革之事就拜托大人了。”

直奉,保定城内。李秀成新官上任,其实李秀成早就已经是实际上的直隶总督了,这一次不过是名正言顺罢了。到任后的李秀成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在天津城外组织修建防御工事,大沽炮台按照杨一的战略意图是可以直接放弃的,沿白河两岸,英国人舰炮打击范围之内,是最好的阻击洋人的战场。不出意外,天津城下应该是和洋人上岸用步兵和自己做战,而新军就沿着白河两岸的官道,迭次阻击,将洋人引到天津城下,待洋人成强弩之末的时候,一举歼灭之。

东北,聂士成这一次是带着圣旨去的,东北三省的总督,这官不少。俄国人是聂士成的主要对手。俄国人虽然在武器装备上比英法两国要落后,但哥萨克的骑兵骁勇善战,俄国士兵的坚韧顽强,这都是英法两军所不具备的优势,相对来说,聂士成以三万新军对抗接近十万的俄国部队,其艰苦程度是最大的。

上海,兵工厂的迁移已经基本结束,第一批地雷和铁丝网也批量生产出来运往天津,西门子也把水雷的生产工艺彻底地弄出来了,就等着在南京新落成的兵工厂内批量生产。南京是新军在南长江流域内定的最后防线,南京城外新军士兵已经开始在修建工事。新军的战壕战术即将是英法联军的恶梦。

浙江南部的海面上,刘十八和他的兄弟刘远已经成为新军水师的最高指挥军,海军方面杨一实在找不到得力的将领来负责。弄个只会在陆地上打仗的外行来指挥,那是李鸿章在北洋水师干的傻事,自己当然不能学。刘十八他们虽然不是很通军事,但这浙江海面他们的老窝,打正规战不行,打起游击战来就是他们的强项了,杨一正是用他们这一点,新军所有的舰艇都在这浙江海面上的群岛中隐藏起来了,任务就是不断地打击英法联军的补给线。杨一教他们的方法是,专门对付运输船队,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躲,反正这浙江海面上有多少岛屿有多少暗礁没有人比海盗出身刘十八更清楚了。

印度,英国人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在扑灭了印度大起义后,英国人采用收买分化的办法,大大的加强了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彻底地成为了英国在亚洲的奴隶。

和俄国人不同,英国人更相信自己的海军,尽管从英国到中国要走很远的路,但英国人还是选择了从海上到中国的路径,当然直接从俄国进入中国也不是不行,不过那也得让俄国人答应才行啊,大家从克里米亚才亲热过的,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吃了大亏,时刻提防着自己的盟友英法两国呢,引狼入室的事情俄国人是不会做的,所以英法联军也只有走海路到中国了。

英法两国为这一次战争可说是下足了血本,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皇家海军出去了半数以上的主力,加上法国人的六十艘军舰,联军舰队一共两百艘各型战舰,领衔的是皇家海军的五大主力战列舰,“仆次茅次”号,“皇家方舟”号,“胡伯”号,“女皇万岁”号,“温莎公爵”号,这五艘战列舰为商务目的皇家海军编队,基本上就是英国海军横扫世界的本钱,别的不说,单说这五艘战列舰上的火炮数量就多达一千多门,每次齐射就是五百多门大炮在射击,光这五艘军舰就可以对方圆一千米以内的所有目标进行不间断的炮火覆盖,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齐射用起炮弹来也格外的多。

两百艘战舰护航,英军五万,法军十万,大小船只一千余艘从英吉利海峡出发,沿非洲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出大西洋入印度洋,达到联军的第一个集结点——印度。

联军统帅部由皇家陆军元帅威而金森伯爵,皇家海军上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法国海军中将费而南多四人组成,经过两国协商,联军总指挥由威而金森元帅担任,统帅联军海陆两军近二十万大军,单就兵法上来说,联军劳师远征,补给线过长,这已经犯了兵家大忌,不过这些都是中国兵书上才有的,洋鬼子不懂,近百年来,西方列强仗着先进的武器在世界上到处烧杀抢掠,无往不利,要不是第一次联军的全军覆没,他们几时把中队放在眼里,在联军士兵看来,上一次失败,更多的是由于轻敌,而这一次,只要大军一到,在中国境内那还不是畅通无阻,到时候逼着中国皇帝投降,再让中国割几块土块,赔上一大笔银子,这战争就算结束了,这样的论调在联军中已经形成共识,联军士兵也都普遍抱着轻松的心态,基本上把这次战争当成一次旅游和发财的机会,也不怪士兵们会这样想,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在世界各地横行无阻,非洲、美洲、大洋洲、最后是亚洲是中国,无一不屈服在先进的欧洲国家面前,而如此规模巨大的远征,在历史上也是头一次,这更增添了两国士兵的信心。

和普通士兵不同,作为联军的统帅,威而金森元帅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人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歼灭有舰队护航的五千联军,说明他们有相当的战斗力,但就军事上而言,威而金森元帅是反对这样的战斗的,就算有印度和新加坡为跳板,但这仗打起来也不轻松,先别说弹药的问题,到了中国以后,这二十万人吃饭的问题就够头疼了,临行之前,老元帅一再要求首相大人,让他派人前往俄国,敦促俄国尽快出兵,可俄国人把部队集结在边境上以后,除了派了些小部队过中国抢一点粮食财物,还有就是弄些女人回来,并没有进一步进入中国,扩大战争规模的意思,看来英法联军不打出个样子来,俄国人是不会主动出击的,想到这些,老元帅骂了一声:“该死的俄国野蛮人,摆明了是来捡便宜的。”

开战之前,英国和法国也考虑到是否从印度出发,从中国的西部进入中国内陆,但很快被否定,中国西部恶劣的地形和糟糕的气候就是中国最好的屏障,就算能克服这些困难,但西藏离北京路途遥远,打到北京也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情了,打持久战这可是英法联军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再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是东南沿海和首都北京,西藏那鸟不生蛋、鬼不拉屎的地方,打下来也没什么油水,中国皇帝是否在乎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拿他们来要挟中国皇帝投降了。

来到印度的第一件事情,老元帅就把统帅部的几位成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来,讨论一下对中国战争的具体细节,在威而金森元帅看来,这仗不能象上一次那么打了,眼下中国的军队不比以前,情报上说许多中队都装备了欧洲最新式的步枪和大炮,这不用说,一定是该死的普鲁士人干的好事,幸好来之前普鲁士人摄于英法两国外交上的压力,已经同意停止对中国武器上的出口。

统帅部的人员很快就集合到威而金森的办公室内,威而金森让参谋打开地图,用手指着中国沿海上的一个岛屿道:“先生们,为了彻底地解决中国问题,这一次战争也许会持续很久,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更接近中国的地方作为战略跳板,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占领中国南部最发达的城市广州后,就应该立刻占领这个地方。”众人顺着威而金森的手指看去,只见地图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台湾。

北京,威而金森想到的,杨一也想到了,站在地图前,看着中华的大好河山,杨一又一次感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很快杨一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杨一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杨一立刻叫来张键,指着这地图上的台湾岛:“先生,如果你是联军的统帅,你会怎么利用这个岛屿?”

张键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那还用说,哪里还能找到这么理想的补给地点和战略跳板?”张键说完之后自己也惊出一身冷汗,眼睛死死地看着杨一,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快,立刻进宫。”

四道圣旨很快就从紫禁城里发出来,目的地分别是两江总督刘铭传,福建总督张懿德,两湖总督曾国藩,水师提督刘十八,圣旨上要求张懿德立刻派一位得力人员到台湾,组织起当地百姓,一旦联军入侵,一定要凭借有利地形,使联军在台湾不得安生,刘铭传和曾国藩要全力支持福建方面,要人给人,要粮食给粮食,要银子给银子,要武器给武器,同时要求水师,竭尽全力从侧面策应台湾的防御,狠狠打击联军的补给线,绝对不能让台湾成为联军优良的集结地和补给站,随着圣旨一起到达的还有军情的报告,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的重要性杨一是十分清楚的,早在消灭第一只英法联军后,杨一就已经让情报部门派人前往印度和南洋,设法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情报系统,随时报告联军的情报,联军先头部队才到印度,数十只满载情报的信鸽就已经从印度起飞,飞往中国大陆。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威而金森和杨一都想到的台湾,有一个人早就想到了,而且还提前做出了行动,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支援到台湾的李鸿章,石达开投降到英法联军被消灭,再到北京平叛,李鸿章时刻都牵挂着全国的局势,曾国藩把李鸿章推荐到福建来当一个参将,李鸿章虽然不满意,但也没办法,李鸿章到了福建以后,正值福建各地小刀会和天地会的起义,李鸿章很快得到总督张懿德的重用,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李鸿章先是利用自己和新军的关系,通过刘铭传买了一部分的先进步枪,武装起一只三千多人的洋枪队,然后凭借这只部队,短短三月内就把几路起义人马杀得个血流成河,起义的火焰很快就被李鸿章扑灭了,当时正值奕忻在北京造反,国内形势不明朗,张懿德的请功折子也没能上交,李鸿章的封赏也就一直没着落,也就在这时候,李鸿章通过对新军和杨一的了解,已经清晰地分析出奕忻必然失败的结局,奕忻一旦失败,杨一和洋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洋人再来就不可能像上次那样只来个几千人马,很有可能是几万,或者是几十万,这样的战争打起来,那么很可能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果不幸言中,那么台湾岛的战略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想清楚一切的李鸿章当即向张懿德请命,率五千人马上岛,剿灭倭寇。

张懿德虽然舍不得李鸿章这样的人才离开自己的身边,但考虑到这台湾离福建太近,东洋倭寇一旦在台湾站住宅区脚,没准以后就形成明朝那样的百患,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自己是吃不消的,张懿德没有想到,所谓的倭寇进犯,不过是李鸿章派人放出的流言,这时候的小日本,自己老家还让美国人弄得鸡飞狗跳,哪有心思来中国捣乱,李鸿章顺利地来到了台湾,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战争爆发,台湾不是自己的坟墓,就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始。

来到台湾后,李鸿章第一件事就是安抚民心,然后以防御倭寇为理由,拿着福建总督张懿德的将令,把台湾的大小兵权都抓在自己手里,相对台湾官员来说,李鸿章怎么都是个上差,手里还有兵权,只要李鸿章不妨碍大家发财,就让他折腾去吧。但凡近海防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敌人消灭在海滩上,可洋人军舰的威力李鸿章是知道的,别的不说,看看新军大炮的厉害,就知道洋人应该更厉害,所以,凭借自己手上的兵力在海滩上和洋人打,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鸿章把防御阵地设在了离海岸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时还在台湾中部的山区建立了兵站,囤积粮食弹药,以备日后长期的坚守,为了防止洋人顺利地上岛,李鸿章还准备了大量的火药,一旦洋人打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基隆高雄这些港口炸个稀巴烂,免得留给洋人,还听说洋人的船都是烧煤的,那基隆的煤矿也要炸了去,免得便宜了洋人,就在李鸿章准备在台湾大干一场的时候,朝廷的任命下来了,杨一没有忘记李鸿章,李鸿章被任命为福建提督,李鸿章离开台湾回到福州,紧接着就见到了朝廷的又一道圣旨,加强台湾防御,这时候,李鸿章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在前面,既然已经开始,就没有回头的道理,李鸿章立刻向张懿德表示,自己愿意与台湾共存亡。

李鸿章的请求很快就得到批准,不过这一次李鸿章得到新的援助,不再是孤立的,刘铭传从浙江给福建送来了三千新式步枪和三十挺重机枪,全是兵工厂新出产的家伙,还有一百个军官负责训练台湾岛上的部队,为了表示对杨一命令的坚决执行,刘铭传还调调拨出一个团的兵力,外加一个重迫击炮团交给李鸿章使用,有了这两千增援和新到的武器,李鸿章守卫台湾的信心更足了,不但如此,湖南的曾国藩考虑到福建台湾一带,民风孱弱,士兵战斗力低下,曾国藩身为李鸿章的老师,弟子有困难,怎么会袖手旁观,所以曾国藩不但给福建运来大批粮食,还送来了五千兵勇,这样一来,台湾岛上的李鸿章能用上的部队就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李鸿章的提前准备,守住台湾,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联军主力已经到达他们的第二个集结地点——新加坡。

多年以后,李鸿章回忆起自己在台湾的经历时坦言,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是其一生最闪光的时刻。也正是由于李鸿章对战争发展做出的提前预判,并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才使得台湾防御不至于仓促启动。

印度,联军内部就作战的计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原因是威而金森元帅提出的进占广州以后,先夺取台湾为跳板和补给站的计划,遭到了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老到沉稳的威而金森元帅把中队当成了一个对等的对手,充分考虑到这场战争可能出现的艰难,所以才提出这一稳健的方案。客观的来说,这一战略是正确的,如果完全按照威而金森元帅的方案来执行,占领台湾以后,以强大海军为依托的联军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以说联军完全处于不败之地,就算在中国内陆遇到挫折,也可以迅速从海上撤退,到时候台湾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联军可以说想打哪就能打哪。

庆幸的是,威而金森的这一作战方案,在战争初期遭到了联军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通过表决以后,这一方案被否定。被否定不是因为这一战略是错误的。而是因为这一战略和联军发动战争的初衷和目的相违背。英法两国之所以发动战争,一是由于上一次联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批联军士兵甚至两国公使都成了中国人的俘虏,别的不说,单就在国际上影响上来说,英法两国败给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已经成为了全欧洲的笑柄,这是两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其次,尽管有印度和新加坡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但联军的补给线还是相当漫长的,粮食可以就地掠夺,武器弹药就必须远送了。从这一点上来看,英法两国最期望的结局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迫使中国皇帝投降,在英法两国的印象中。中国和印度不同,中国的士兵是顽强的,百姓是难以驯服的,想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是不现实的。要想让中国屈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中国的皇帝屈服,而中国最容易向西方屈服的就数中国的皇帝了。

最后是两国想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英国人目的明确,就是要中国单方面无条件投降,然后赔偿巨额战争赔款,释放联军战俘和公使,中国全境向两国开放中国的海关由英法两国来管理,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中国进一步割让香港附近的几块领土。法国人的胃口也不少。英国人的要求他们也一样要求,另外还要求中国割让广西大部分领土,这样他们在安南的殖民地就能连成一片。

综上所述,两国政府目的很明确,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争,从战争榨取最大利益。正因为如此,皇家海军主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极力主张先打广州。拯救出侨民后,留下一部分军队据守广州和香港,主力立刻挥师北上,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江浙一带大肆破坏后,立刻继续北上,从天津大沽口登陆,迅速拿下北京,到时候中国皇帝想不投降都难。

尽管这一方案在威而金森看来不够严密,但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的,从两国利益的角度来说,后一方案更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李鸿章在台湾得到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威而金森虽然觉得后一方案有些不妥当,但本着对皇家海军和陆军的信任,加之对手是个落后的国家,二十万联军怎么打都不至于失败吧,更何况还有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十万大军,所以威而金森同意了这个方案。

和英法两国不一样,俄国人在赔款上倒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土地,只要联军一动手,俄国公使就会跳出来充当和事佬,也权和谈为理由,要求中国割让土地,反正他看上的土地都是些寒冷荒凉的地方,俄国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国政府也不会太心疼这些地方。退一万步来说,要挟不能达到目的,英勇的俄罗斯士兵也应该能达到目的。俄国人心底的想法是,能不打仗就能得到的好处,那就别打仗。也就是由于俄国人不是十分积极的态度,使得战争初期未能形成联军预计中的对北京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中国,东北,聂士成已经到任一个多月了,面对俄国人在边境的骚扰,聂士成只能忍耐,一边动员边民内迁,一面在距离边境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道防御阵地。四月的南方已经是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而这边境一带依旧是冰天雪地,这样的季节俄国人也不会主动进攻,更别说他们并不是十分想扩大战争的规模。聂士成来到东北后,首先是联络当地士绅,积极准备防御,其次考虑到东北特殊的地理环境,聂士成加大了骑兵部队的建设力度,以当地骑术熟练的青年为基础,组建了一支三万余人的民间骑兵部队。平时这些青年都是百姓,只是定期接受聂士成派将官的训练,一旦战争爆发,他们立刻应征入伍成为战士。聂士成也不是不想有一支固定的骑兵部队,可是现在全国部队装备都很紧张,就算所有兵工厂加足马力生产,每月也只能生产出步枪5000支,更何况还要生产子弹、炮弹、机枪、迫击炮等其他武器,最近杨一还让西门子他们弄地雷和水雷,这生产任务就更紧张了,新一期的兵工厂虽然已经在安徽的皖南山区开工但毕竟是远水,救不了渴。

考虑到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也是联军首先的攻击目标,杨一在天津和北京一带部署了六万全新装备的四个步兵师,唯一的一个重炮旅也部署在天津,杨一所能集中到的三万骑兵,也放在了天津。还有七万装备相对落后的步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沿白河两岸的官道迭次防御,打击消耗联军,拖延联军前进的速度,为主力部队在天津城下聚歼联军做装备。

聂士成能带到东北的,只有五千装备新式武器的一个混成旅,除了机枪和迫击炮,部队没有其他任何重型武器。所以聂士成一面请求杨一多分配些武器好让他就地武装当地的青年。

1860年4月20号,新加坡的港口已经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船只在补充淡水和给养,陆军不断地登上运输船只,英法两军大小船只共计两千一百零六支已经准备就绪。联军旗舰“女皇万岁”号战列舰发出命令,全军出发。舰队开始缓缓地行驶出港湾,朝中国而来,领先的正是战列舰“皇家方舟”号。随着舰队的出发,南大平洋海面升起乌云一般的烟雾,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支以风帆结合蒸汽动力的舰队正朝中国杀将过来。

广州,陈玉成苦心经营的虎门炮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各种口径的火炮五百多门,海面上也拉起了道道铁索,作为阻挡联军舰队的屏障。炮台修筑的很坚固,而且有的炮位建筑地也很隐蔽,应该说陈玉成充分吸取了以前清军失败的教训,炮台附近还修建了完整的步兵工事,防御联军步兵登陆。广州城内,大部分居民在部队的劝说下,已经开始陆续迁离广州,到乡下或者更远的地方去躲避战火,广州城外已经修筑好众多坚固的工事,陈玉成是决心和联军在广州好好较量一下了。就连已经撤退到韶关的重迫击炮旅,也被陈玉成调回了广州。另外,陈玉成还人韶关调回了一个新式装备的步兵师,这样陈玉成手头的六万大军在半数以上都部署在了广州一带,两个新式装备步兵师也有一个在广州前线。

时间是1860年4月30日,一路顺风顺水的联军舰队终于出现在南中国海的海面。任何侵略者都会披着和平的外衣,英法联军也不例外。联军首先向广州城里的陈玉成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陈玉成立刻弃城投降,大英帝国和法兰西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战争嘛那都是由于中国人不听话才引起的。

是啊,鸦片是有毒的,在英国贩卖鸦片是有罪的,所以英国人才把鸦片卖到中国来,还要求鸦片贸易合法,还要求不征收关税,就连中国的海关他们也要插手管理,这就是所谓的和平条件。让中国人都做他们的奴才,任他们鱼肉,就不会有战争了。中国人要想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不懈的努力使自身强大起来,经过顽强的战斗,使世界不敢小觑中国,也才能使中国在世界上有说话的余地,这一点是千古不变的真理。